翻新时间:2023-06-28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回顾课文内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山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是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在儿子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3、汇报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父亲的了不起:
⑴ 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从这句话中 ,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⑵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
⑶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儿子的了不起:
⑴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
(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⑵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让学生的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1、引导: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的父子之情的。
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具体句子感悟。
(在学生感悟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2、今天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把握了内容、体会了感情、领悟了写法,再动笔写一写,可谓情动而辞发,水到渠成。)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来表达一下你对父母的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弟弟
- 今天真冷
- 刷 玻 璃、第一次扫楼梯、收集废电池
- 画家乡
- 我姓"朱"
- 淡定
- 四季
- 新型眼镜
- 爷爷的大肚子
- 我们的图书角
- 我当上了小记者
- 我新买的一双红布鞋
- 水仙花
- 下雪了
- 机智的小兔
- 征集意见启事的特性
- 征婚启事的写作格式和内容
- 征集意见启事的适用范围
- 范文:第五届“文晓村新诗创作奖”征诗启事
- 征婚启事写作的注意事项
- 写作征集意见启事的注意事项
- 音乐作品征集启事
- 范文:中国名胜古迹大观征稿启事
- 范文:美术设计征稿启事
- 追悼会启事
- 征集意见启事的写作格式
- 征稿启事的写作格式和内容
- 鸣谢启事
- 范文:关于为黄帝陵征集祭文的启事
- 对调启事
- 四川省成雅高速沿线地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调查分析
- 中国高铁布局海外
- 快乐学筝三步曲(1)
- 中国中铁分享京沪高铁投资盛宴
- 『京沪高铁揽胜图』
- 对四川黑水地区尔麦人二声部民歌的几点研究(1)
- 繁荣中的忧思——舞蹈创作现状的思考详细内容(1)
- 四川高速公路企业文件建设的现状
- 开放时代的舞蹈多样化详细内容(1)
- 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详细内容(1)
- 硫铝酸盐水泥在制备高铁二型轨道板中的应用与研究
- 电视经济信息节目中的视听艺术详细内容(1)
- 京沪高铁迎战首次春运
- 理财的“高铁”速度有木有?
- 《京沪高铁览胜图》独一无二 三个第一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葡萄沟》教案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 《葡萄沟》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 《燕子》教案
-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教案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 《黄山奇石》教案
- 《看电视》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