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翻新时间:2023-08-04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人格天平
- 盼望
- 老虎的遗产
- 记一次钓鱼
- 坚强与信念
- 第一次去斯老师家学习
- 我登上了七星岩的最高峰——天柱岩
- 再见了,老师
- 好妈妈
- 盼望
- 我和姥姥的十岁
- 他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 成败得失在瞬间
- 她教会了我乐观
- 结束;开始
-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刑法论文(1)
-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2)刑法论文(1)
- 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分析(2)刑法论文(1)
- 通过对联感受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之影响研究
-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3)刑法论文(1)
- 试论刑事执法工作的人性化(2)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
- 论我国刑事侦查的公正与效率目标(2)刑法论文(1)
-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2)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2)刑法论文(1)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刑事超期羁押现状分析与反思(2)刑法论文(1)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简案4
- 《唯一的听众》简案1
- 《十六年前的回忆》简案1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为人民服务》简案1
- 《我的舞台》简案1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简案1
- 《十六年前的回忆》简案2
- 《唯一的听众》简案
- 《灯光》简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简案3
- 《一夜的工作》简案1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简案2
- 《为人民服务》简案2
- 《詹天佑》简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