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9
《将相和》
《将相和》(六年制第十册)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转变。根据课文的特点。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三个小故事。
一、演“完璧归赵”
讲解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个故事改编为课本剧来演一演。由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剧组,并安排好编剧、导演、演员、剧务等、做到人人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认真的准备,各剧组先后在班里公演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宫献璧”这段戏,小演员演得十分逼真,面对秦王绝口不提换城之事,饰蔺相如的学生,手捧玉璧,理直气壮斥责秦王,他的语言、动作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勇敢机智、不畏强暴充分表现了出来;而饰演秦王的学生的表演,也生动地再现了秦王理屈词穷、无可奈何地放回蔺相如的尴尬丑态。
二、说“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既是出于对上次事件的耿耿于怀,又是想占赵国的便宜。去还是不去?去了以后又如何同秦王较量?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再次显示出了智勇双全的政治才干。指导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连读三遍课文,将这个故事改用说评书的方式上台演说,并让学生当评委打分。稍事准备,学生纷纷举手,相继上台演说。表演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观众”。这样一种授课形式,既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写“负荆请罪”
学习“负荆请罪”时,我又给学生们布置了写的训练: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准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不少生动的“对话”,如:
廉颇:上卿大人,我妨忌您职位比我高,妒忌赵王对您的宠爱,处处与您作对,但您次次容忍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今天特来请罪,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廉大将军知错就改,真不愧为一国大将,快快请起,我俩都是赵国的大臣,何分彼此,将军已认错,我已十分满足,何须行此大礼?
廉颇:您大人不计小人过,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我今后一定与您和睦相处,共同对敌。
又如:
蔺相如:(上前扶廉颇)将军这是为何,快快请起!
廉颇:蔺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肚中能撑船,我廉颇是粗鲁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和您闹不和,真是罪过。
蔺相如:将军能知错改正,不是很好吗?有何罪过?
廉颇:上卿大人,过去您不与我斤斤计较,我感激不尽。您劳苦功高,要是没有您,我国稀世珍宝——和氏璧一定会被秦王骗去;要是没有您,“渑池之会”赵王定会受到侮辱,请您再受我一拜!
蔺相如:将军说的是哪里话,“渑池之会”要不是您的兵力,不但秦王不会为赵王击击,恐怕我和赵王也早就成了阶下囚了。
廉颇:蔺兄真是令人敬佩,往后我听您的,我们一起做好赵玉的左膀右臂,为赵国强盛做出贡献。
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将相和》教学打破了“教师讲问-学生听答”的常规教法,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生活之放炮大赛
- 我爱家乡的苹果梨
- 小书谜的我
- 未来的汽车
-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 我的发明
- 阳光下,我们快乐成长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老师压堂学生心慌
- 两校友谊
- 假如我会变
- 爷爷,谢谢您
- 故乡的杏子
- 我爱我家的玫瑰花
- 快乐的节日
- 教师公开承诺书
- 党员公开承诺书范文
- 服装店售后服务承诺书
- 竞选自荐人辞职承诺书
- 学校党支部公开承诺书
- 小学家长安全承诺书
- 中学家长安全教育监护责任承诺书
- 规范办学行为教师承诺书
- “办人民满意教育”公开承诺书
- 学校行风、政风建设工作承诺书
- 双拥办目标承诺书
- 治超工作自律承诺书
- 学校教师廉政从教承诺书
- 小学师德建设承诺书
- 争创“党员示范岗”个人承诺书
- 科学技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冲击与科技立法有关问题(1)论文
- 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 职高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研究
-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
- 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 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
- 结构式 “V+AX(定语)+O”的语用功能研究
- 我国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对策浅析
- 新时期社区卫生服务营销初探
- 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创新与改革
- 少儿舞蹈创作中民族性的体现
- 论利用服务营销打造医院竞争力
-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1)论文
- “故都”的秋研究
- 《珍珠泉》教案
-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二
- 《桂林山水》
-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
- 《和时间赛跑》教案
- 《桂林山水》片断赏析一
-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二
-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 《新型玻璃》教案
- 《桂林山水》教学建议
- 《桂林山水》综合资料
- 《颐和园》教案
- 《幸福是什么》教学有感
- 《观潮》教案
- 《陶罐和铁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