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4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4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2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

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导语:

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⑴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惠、曰、禽、诣。

⑵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

⑴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⑵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⑶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⑷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

⑸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⑹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⑺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⑻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

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

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

板书:

杨氏之子杨梅

孔君平孔雀

(“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四、朗读全文

五、延伸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学生交流)

六、课堂表演

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及时组织评价。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一次星际审判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难忘啊,小学生活
“傻大姐”姜青
读《养花》有感
让世界充满爱
好心人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送妈妈一个太阳
作业自动批改器
我的自画像
杨利伟叔叔
劳动也快乐
最可爱的人
社会发展合理性的三个问题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收影响探究
性知识的禁忌
人与环境的互动——论人性的不可靠
自知与自胜
论当前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对国税机关创新反腐倡廉制度的几点探讨
西方思想史上关于宗教本质论述的几个阶段
论对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认识
谈建筑产品混合销售业务税收问题的思考
政治的回归与自然秩序的重建——重审玄学的基本问题
论国际经验对中国税源管理的借鉴
一本与一体:儒家一体观的意涵及其现代意义
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张华
让爱自然的流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中奖以后
青蛙卖泥塘
保护弱者 让我们勇敢──《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一堂基于对话的读书习字课──特级教师薄俊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赏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堂实录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杂谈
如何培养出勇敢坚强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真正的男子汉
让学生在咀嚼文字中学会朗读──《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怎样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