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5
《儿童诗两首》教学谈
也许因为我的语文教龄不长,所以头脑中没有固定的模式,也就少了许多束缚,语文课上更能体现新的思想。
今天,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了《儿童诗两首》,一首是《我想》,这首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另一首诗是《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达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两首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胆,语言简炼,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进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本节课,我没有过多的分析讲解,没有课件演示,我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脑海中浮现出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愿望,最喜欢哪个画面,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让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有自己的补充和拓展。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体会之后再读,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乐中。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我觉得这才是美妙的课堂教学,这才是审美阅读,这才应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些教师可能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了,可能过于注重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的缘故,教学中常常不自觉地、按图索骥式地带着孩子机械阅读文本,并不恰当地以实物或某些媒体漂亮的画面,来直接代替孩子自己对课文的阅读感受、想象、体验和理解。殊不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那些文学性较高的叙事类、抒情类文章,应该十分重视和引导孩子展开个性化的审美阅读,通过反复诵读,启发他们在学文识字、感悟积累语言的同时,设身处地与作品里的人物进行对话,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启发他们寄情于作品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忘乎所以……而不是“对号入座”式的解读作品,或机械地以所谓的“直观”的图画、景物等来影响、干扰或替代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悦读”。
语文课堂就应是学生快乐的天地,就应是一门陶冶人的艺术,就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应让学生走进自信的大门。教师就必须重视朗读、重视指导朗读的方法、重视创设朗读的情境,真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美丽风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 参观博物馆
- 校园的变迁
- 借油
- 我渴望有优美的音质
- 读书其乐无穷
- 我渴望哥哥能重返校园
- 家乡的变化
- 假如我是一名时装设计师
- 一次爬山的启示
- 那一刻,我笑了
- 唱歌,其乐无穷
- 春雨
- 可爱的小花猫
- 我的“姓名画”
- 小学2011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 学校防台风应急预案
- 学校新教师培训方案
- 社区防汛救灾应急预案
- 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学校2011学年度安全应急预案
- 中学校本培训方案
- 2011年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
- 学校体育教师培训方案
- 学校暑假安全应急预案
- 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 在建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 小学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 某市卫生系统防汛应急预案
- 2011年街道社区防洪应急预案
- 裁判方法论要司法制度论文(1)
- 多媒体示证的相关效益/吴胜军司法制度论文(1)
- 律师文化之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 “警民联调”工作的法律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 关于培育知识改造理念的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隐形程序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改革与律师业司法制度论文(1)
- 法官勿当“官”
- 重新审视发回重审制度司法制度论文(1)
- 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的定位与运作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宋飞司法制度论文(1)
- 独立审判探源及其现实分析
- 对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问题的法律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 论强制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司法制度论文(1)
- 《草原》教学设计6第三课时
- 《草原》教学杂谈
- 《草原》教学设计4
- 《丝绸之路》词句解析
- 《草原》教学设计5
- 《草原》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 《丝绸之路》教学目标和课文简说
- 《草原》教学案例及反思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草原》美
-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2
- 《草原》教学实录及点评1
- 《丝绸之路》词语解释
- 《丝绸之路》教学建议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