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嘎油子”
- 我的梦想
- 2008年我最大的心愿
- 小美女王
- 谈命运
- 我有一片天空
- 交战
- 不一样的方法,学习
- 篮球赛不能当叛徒
- 让世界充满爱
- 满地金桔
- 微笑的价值
- 让温暖在2008传递
- 水果之王_榴莲
- 自制芝麻糊
- 班主任工作总结与反思
- 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反思
- 2011年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 幼儿园大三班班级工作总结
- 一年级上半学期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 2011年小学安全工作总结
- 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11教学工作室工作总结
- 村主任助理工作总结
- 2011年油气厂装置检修工作总结
- 美术特长生培养工作总结
- 顶岗实习外国语中学小组长工作总结
- 工商业联合会申报经济服务工作奖工作总结
- 2011年学校卫生工作总结
- 大二宣传委员工作总结
- 论宪政的平衡性(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析民国时期的山东婚姻习俗
- 论美国宪政下的正当法律程序(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论孔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的宗族文化
- 论宪政的德性(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从剪纸艺术浅析民俗文化
- 论《诗经》的忧患意识
- 宪政体制的道德救治手段
- 论宪政的德性(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 古陶瓷的文化内蕴解析
- 在中国建立私人破产法的几点设想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政下的正当法律程序(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美国宪政下的正当法律程序(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剪纸艺术的过程与表现方法
- 《凡卡》教案3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3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2
- 《景阳冈》教案2
- 《鸟的天堂》教案2
- 《小英雄雨来》教案1
- 《鸟的天堂》教案3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
- 《凡卡》教案2
- 《詹天佑》教案1
- 《景阳冈》教案2
- 《凡卡》教案1
- 《詹天佑》教案1
- 《景阳冈》教案1
- 《小英雄雨来》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