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5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

祖父的园子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

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⑴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⑵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⑶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⑷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⑴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⑵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我”。

A、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B、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C、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D、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

②讨论:

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⑶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A、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C、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D、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E、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

F、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

“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积累语言,留住记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秋天
我发现了狗睡觉的本领
发试卷
家乡的小河
掌声
音乐课前
小鹿与乌龟
龟兔赛跑
扔沙包
狐假虎威续编
08奥运 百年梦圆
寻找秋天
我的自画像
白菜和萝卜
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当代大学生入党自传范文
自传的写法
述职报告写作 要领
入党申请书(三)
入党申请书(十)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国土窗口版)
军队企业干部职工入党自传(1)
如何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实例
入党申请书(一)
原创大学生入党自愿书
入党申请书(四)
高等院校大学生入党自传范文
完整的入党自传材料的写法和要求
入党宣誓的誓词内容是什么
有关配电设备运行维护的探讨
北京轨道交通业开发分报告
分布式能源系统微型电网技术分析
浅议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综述
延长测井电缆使用寿命的方法
与时俱进的综合交通规划
有关如何加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相关探讨
电源项目开工不足 电力供应告急
浅析发电机内冷水系统处理
电阻测量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中的应用
浅谈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应用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浅谈公路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组织结构及其变革研究
《翠鸟》教学设计之一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一
《荷花》教学设计之五
《翠鸟》
《翠鸟》教学赏析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一
《荷花》教学设计
《荷花》第一课时
《火烧云》第一课时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三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荷花》第二课时
《荷花》教学设计之二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