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9

《桂花雨》教案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法点睛

审题,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及表达特点。

①抓住课文三处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用词(“侵”字)用景用物等表达方式抒情的特点。②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点。③研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作者母亲怀念家乡之情及作者表达方式的特点。──回读全文,归纳用人事景物表达童年乐、思乡情的写法特点

──评价归纳,转换运用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写作思路。

3.指导学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 案

学习提纲

1.审题,“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关于桂花的什么事?

2.按“小时候念在家乡──中学时在杭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二段。“小时候”主要写了( )、( )、()、( )那几件事。“读中学时”主要写了()、( )二件事。

3.勾画“小时候”“念中学的时候”作者爱桂花、摇桂花、赏桂花的语句,思考批注体会。

(1)勾画“喜欢桂花香”的语句,思考批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2)摇桂花的原因和目的各是()();“摇桂花”的动作有( );“摇桂花”的美妙乐趣是( )。摇桂花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赏桂花”“带桂花”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了母亲什么思想感情?

4.全文主要写了( )的事情,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用( )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小时候:1.爱桂花 2.送桂花3.摇桂花 4.收桂花──读中学时:5.赏桂花 6.带桂花

二、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及表达特点。

1.研读作者爱桂花香的语句。

抓住课文三处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用词(“侵”字)用景用物等表达方式抒情的特点。

2.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点。

摇花乐 童年乐

(1)抱 摇 喊

桂花雨

(怀念童年、思恋家乡)

(2)仿说句子(练习提纲例1例2)

3.研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作者母亲怀念家乡之情及作者表达方式的特点。

三、回读全文,研讨写法特点

用人事景物表达童年乐、思乡情

练习提纲

(1)背诵“摇桂花”的段落。

(2)仿写句子

例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也比不上()。

例2:桂花在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 )纷纷落下来,我们( )。我喊着( )。

四、评价归纳,转换运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理想
蜘蛛与苍蝇
可怜的小燕子
这件事让我感动
欢度元旦
日环食
六月的话题
我最敬佩的人
小白兔
我的好班长
味道好极了
成长中的一件事
一次考试中的教育
生活中的小窍门3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一)
2009年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2009年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优生辅导计划
2009年教学工作计划
2009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信访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2009年六年级数学教研计划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2009年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科工作计划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09年初二数学科工作计划
《灵知派经书》与隐微的教诲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详细内容
孤独·疏离·悬置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概览详细内容
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
“反思十七年”与中国戏剧的当代发展详细内容
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专制思想
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详细内容
浅谈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浅谈涉港澳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下)
对我国刑事证据收集规则的反思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之我见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内生与延续:近代中国乡村高利贷习俗的重新解读(上)
《泉水》教学实录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实例与评析
《泉水》教学反思
巧借省略号,挖掘学习资源──《泉水》教学片段及反思
《泉水》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泉水》有感
关于《泉水》的课后反思
“自主背诵”也需巧引导──《泉水》教学有感
《泉水》教学案例
《泉水》教学实录
《泉水》教学一得──润物无声
听《泉水》有感
泉水姑娘
《泉水》教学杂谈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