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之一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二、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初步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
2、在朗读中理解(可以查字典或与同学讨论)词语。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
3、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根据所提示的问题快速思考,做到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
(1)闰土为什么要到“我”家来?闰土长得什么样?
(2)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
(3)闰土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我”在哪些方面不如闰土?
4、在小组里讨论。
第二学时
1、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建议学生,把“月下看瓜”(第一自然段)、“闰土外貌描写”(第三自然段)、“我”的赞叹和向往(倒数第二自然段)等段落多读几遍,读得琅琅上口。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读后将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评析词句)或谈谈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场景是什么,并说出理由。如:
第一自然段,写月夜少年刺猹的场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作者首先描写出一幅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在这样的景色中,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的描写让人想象景色及闰土的形象。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朗读景物描写要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要能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用稍快的速度朗读。
第四自然段,写“我”和闰土见面的情景。“我”早就想见到闰土,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朗读时要用急切的语气来读,速度稍快。接着就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圈、见人怕羞。这可与第一自然段的描写合起来,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紫色的圆脸”中“紫色”是闰土在田地里风吹日晒的结果。外貌描写可用平缓的语气朗读。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一段写“我”向往农村生活。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第1句要读出赞叹的语气,由衷地赞扬闰土知识的丰富,要读得舒展些;第2句,要强调“不知道”、“只看见”、“不”和“只”为重读,突出自叹不如的情感。
还有“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儿”、“依依惜别”等。
3、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我”和闰土的对话(从“第二日……”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我”的好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明、热情、纯朴等),并读出感情来。在小组内交替朗读、互相评议。
4、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描
“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再说一说。
5、摘录
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再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6、课后,可阅读鲁迅作品《故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熊得救了
- 我
- 不听劝告的小明
- 新疆,你还好吗
- 我爱冬天
- 牙膏和牙刷的争论
- 美丽的夏夜
- 狡猾的小泥鳅
- 好吃懒做的小明
- 我的班主任
- 看《红军魂》感想
- 实践出真知
- 爱护小树
- 初学跆拳道
- 苹果又回来了
-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 海宁路生态花镜设计
-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模式
- 成文法中的“或者”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市场导向的城市营销战略探析——论银川市为例
- 论民事之诉_法学理论论文(1)
- 喷混植生技术在孝襄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 室内植物造景
- 古代息讼经验的现代借鉴_法学理论论文(1)
- 对契约的法理学分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试论人民调解制度在刑事和解中的运用_法学理论论文(1)
- 3G数据业务营销模式探索
- 欧美等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对我国的启示_法学理论论文(1)
- 程序法律责任探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新疆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树种选择的探讨
-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小英雄雨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小英雄雨来》课外阅读训练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二
- 《小英雄雨来》老师语录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秋天•秋天
-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意思
- 《小英雄雨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夜莺的歌声》训练素材
- 《小英雄雨来》作者及作品介绍
-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梳理
-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鸡毛信的故事
- 《小英雄雨来》重难点分析
- 《夜莺的歌声》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