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准备:课前阅读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有条件的可观察家中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
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汇报过程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二、根据提示,拟订提纲
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原则: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
三、指导阅读,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
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
(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
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四、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
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与XX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发现
- 老家的松树
- 文竹
- 我爱家乡的柿子
- 百合花
- 牵牛花
- 夏天里的小苗
- 木瓜
- 我最喜欢的水果
- 金桔树
- 海带
- 观菊
- 两只小鸡
- 我家的马铃薯
- 小花儿
- 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必要性(1)论文
- 谈宪法监督秩序与正义价值的冲突与协调(1)论文
-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理论思考(1)论文
- 探析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1)论文
- 浅论纳税人宪法义务的整体性(1)论文
- 探析宪法监督秩序与正义价值的冲突与协调(1)论文
- 论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1)论文
- 探析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 浅谈我国复合型违宪审查模式的构建(1)论文
- 论宪法监督是依宪治国的关键(1)论文
- 研究我国现阶段宪法监督状况及改善(1)论文
- 探析中国罢工权立法焦点(1)论文
- 研究宪法原则的特征(1)论文
- 谈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1)论文
- 浅析我国公民知情权(1)论文
- 《颐和园》教后感
- 秦始皇陵概述
- 《秦兵马俑》参考图片
- 秦
- 秦始皇
- 品味语言,感悟“滑”字──《颐和园》教学片断
-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颐和园》教学反思
- 《颐和园》教学点滴
- 三游《颐和园》
- 《颐和园》教后反思
- 《秦兵马俑》相关链接
- 秦始皇陵概述
- 给《颐和园》换个教法
- 我教《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