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随笔:
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的卢浮宫有三件宝,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让人百看不厌。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蒙娜丽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这幅画的确是美,但对于学生来说不够理解。如果仅仅如平时的分析学生兴趣不大。于是,我便从图画入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对照图把具体画像的部分找出来。紧接着,我便叫一个志愿者上台当蒙娜丽莎。没想到:一男生积极举手要求上台。顿时,教室里就像炸了锅似的热闹起来!
我让他模仿蒙娜丽莎的样子坐在椅子上,要求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像不像?并说话理由。有人说:没有书上的美!因为图上的她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看起来是那样的逼真!有人说图上的蒙娜丽莎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是那样的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真是一种神秘的美!而台上的同学没有那种神秘、恬静、淡雅的美!
没想到:这样简单的对比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如此高涨!学生很快也说出了哪些地方是直接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几下子就把教学重点突破了!蒙娜丽莎那惊人的美已在学生的争议中烙印于心底!我的教学目标也完成了!我想:这也是在探索突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珍游雁鸣湖
- 地球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六年级了,你累不累?
- 我心中的诸葛亮
- my friend(我的朋友)
- 税收伴我成长
- 春天的赞歌
- 欣赏是一种善良读后感
- 那一段甜蜜的童年
- 童年趣事
- “生管”,感谢您
- 读书的感觉真好
- 做遵守交通安全的小卫士
- 宽容是一种美德
- 灿烂的九月
-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道德
-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 春节晚会这道菜真的馊了?
- 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正当性问题
-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五花八门,含义各别——中国楹联称谓略谈
- 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 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知识产权(二)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依据宪法治国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农民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4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片断和评析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主旨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1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案例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2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案例
- 《青山不老》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