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怀念之情。
2、 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读题。
说说什么是倾听?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认读词语:苏珊、水槽。
交流。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一)苏珊,一个普通的接线员,我还没见过她的时候,我已经把她当作(学生接读——我的第二个母亲)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主要的(描写言行的)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谈感受。
1、我的手指被锤子敲了肿了,苏珊告诉我用冰块压在手指上止痛,我照着做果然不痛了。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细心)
出示句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为什么放声大哭?除了手指的痛,还有什么原因?这是一个怎样的接线员?(温柔)齐读。
在我的哭声中,细心的她听出了恐惧、孤单、无助,用悦耳的声音指导我自救,获得了我的信任。
2、 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什么问题?你看来这是一些怎样的问题?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耐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和苏珊的感情与日俱增。
个别读,齐读。
3、 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乐观)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男女生赛读)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二)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同学,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齐读:读出苏珊的心声。
四、课文在描写苏珊这一位人物时,主要运用怎样的方法?(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五、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让我们用一首《爱的奉献》结束这一堂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 梦
- 未来的房子
- 假如我有一个许愿球
- 假如我是一颗水滴
- 春之赞歌
- 假如我是一朵云彩
- 我的梦
- 建立“S”星球
- 假如我是小偷
- 假如我是一片云
- 假如我是妈妈
- 假如我是……
- 假如我是魔法师
- 三仙教学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瓦斯浓度检测传感器设计
- 煤矿井下变电所监控系统的安装测试与改进
-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商法的变革取向(1)论文
- 基于UG的电话机塑料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
- 浅论商法的本质(1)论文
- 基于虚拟仪器的虚拟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实现
- 论商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1)论文
- 变频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 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构
- 分析计算机通用技术的运用及其作用
- 论高科技时代民商法的创新(1)论文
- 商法的基本原则探析(1)论文
- 杭发X6130型活塞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多维信息空间探析
- 浅析我国商法调整对象的特定性(1)论文
- 《藏戏》教学案例
- 《藏戏》教学参考
- 《十六年前的回忆》解疑问难
- 《藏戏》相关链接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题解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怎样去了解民间风俗?──读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语解释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参考
- 了解“象征物”背后的含义──读六年级下册《藏戏》
- 《北京的春节》课堂实录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词义辨析
- 《北京的春节》课堂实录
- 《十六年前的回忆》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