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0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随感
德育乃素质教育之首,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人文情感熏陶,且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语言文字之中。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根本的一条则是从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语,进行课文情的迁移、情的默化。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好教材。课文通过对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方面情况的说明,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教育。进而讲述我国把环保作为基本国策,这在全球是第一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才能把环保的良好开端延续下去。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我在教学中抓住课文语言的分析理解,课文第二段最后一句话中两个“很小”的连用,意在强调我们更应该珍爱这有限的人类活动的陆地。课文第三段开始,以“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句中一个“也”字与前文互应,“有限”一词承前文文意,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我们应该珍爱自然资源。段中一个假设句“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进一步突现了文意。我以为,在教学中,如果能抓好这些词句的分析讲解,并在讲解中有意识通过议论、思考、渗透思想教育,则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真正使语文课文与道德有机地统一起来。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时需要我们更好地激情引趣,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之中,有意无意地受到感染,以达到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目的。在分析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一节时,文中说“这些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我用了一组具体数字,帮助学生驰聘思维,增强教育力度:我国每年的用水量为7000亿立方米,受污染的水量为3000亿立方米,仅剩余4000亿立方米的清洁淡水可以用,不仅如此,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使人生病,使鱼类灭绝,使山青水秀的风景失去美丽的风光。这样,学生就加深理解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
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就必须在学生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增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增强思想教育的渗透力度。我在进行完本课教学内容后,根据课本要求,安排练笔内容,让学生写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时,这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我们必须有强烈的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但人类可以开发新的活动领域,例如海洋、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可以利用新的能源,例如核能。为此,我们就应努力学习,发展科学技术,以拓宽人类生活领域,为全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了解到了地球的重要,那么你现在知道还有哪些破坏环境,毁灭地球的行为?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行动保护自然环境?以便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实际讲出自己的看法、观点,更有利于学生把各自的所感变为各自的行动。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成法乃在于力行。”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在学生获得所知后,重要的是要他们有所“行”,做到“知行合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更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深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还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知识层面,选好施教的突破口,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选择最佳的教育方法,方可收到预期的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日记三则
- 幸福的家庭
- 国庆庆祝会
- 除夕之夜
- 我珍藏的一张照片
- 小象的名片
- 一个有趣的发现
- 团结就是力量
- 2030年的一天
- 雪趣
- “个个大——赶上她!”
- 给骆嘉平的一封信
- 小水滴与大海
- 假如我是……
- 母亲
- 关于格言在账簿书写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 试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的整合
- 试论就业导向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 浅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教学研究
- 试论普通高校足球教学训练方法探析
- 关于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学习工作任务
- 试论艺术设计专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 试论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的道德文化建设
- 试论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试论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 浅谈建设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思考
- 浅论高职院校体育课的人文化
- 浅析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能力教育的思考
- 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探析
-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背景
- 《寡人之于国也》中排偶句式的运用
-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辅导
- 《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
-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论辩技巧
-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 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寡人之于国也》语言辨析
- 孟子名言
-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背景知识
-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 《寡人之于国也》多义词辨析
-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处标点
- 《寡人之于国也》问题探究
-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