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0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谈 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温度
昨天晚上,自己扛着摄像机教学了一篇《唯一的听众》,慢慢找到了一点上情感类课文的感觉。今天,趁热打铁,设计教学了一篇略读课文《用心灵去倾听》。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首先,我从昨晚的课堂导入,引入今天的课题。“由课题这样一个错位的用词搭配,我相信你一定有所发现或有所疑惑!”在问题的引导下,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多或少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等到学生朗读完毕,我请学生说说最令你感动的故事情节。随机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也算指导朗读吧。在学生说到课文的最后一句: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有的学生说,我感动于苏珊面对死亡能如此平静面对;有的学生说,我感动于苏珊有一颗美好的心。我引导:作者——我,将这句话留在了文章的结尾,这是作者的情感发展的高潮。作者真的感动于苏珊那一颗平静的心吗?教室里反映者寥寥无几。“我们先不急着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让我们先去看看我和苏珊之间发生的故事吧!”随后,组织学生概括文章,让学生直面一个个故事,在故事的概括中,随机帮助学生感受语言。
在学生的发言中,我发现课堂不知不觉中吟唱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赞美曲,这种渐入佳境的课堂感觉真好。现在回想,这也是我本节课自我感觉良好的关键,这个直面文字的过程,没有让学生去体味文字的温度,大部分学生将永远游离课堂之外。最后抛出刚才的问题,作者感动于这张纸条的分量是为什么?学生发言精彩:苏珊,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在临死之前仍然想着我,希望我不要因为她的过世而悲伤,因此她仍像小时候安慰我失去金丝雀一样安慰我,这不正像一位母亲呵护孩子的爱吗?
课堂结束了,我觉得在这个浮躁强刺激的社会里,让学生去感受那一个个平面素面的文字的温度,只有引领学生走进文字,让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与作者一样感同身受,抽象的文字才能树立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毕竟是感性经验的,用一套一套的道理去说服孩子,任何祖国语言,热爱语文,还不如一点一滴用形象去感动孩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渐渐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温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今天我当家
- 我家的星期天
- 第一次做饭
- 星期天“绝食”
- 赛场上的心情
- 最烦恼的一次主题班队会
- 梦想成真
- 童年趣事
- 成长回眸
- 童年
- 藏在心里的感动
- 一场精彩的篮球赛
- 我最喜欢的电脑游戏——大富翁
- 升国旗
- 止痛药灵吗?
- 关于教育投资的风险和对策研究
- 关于动画基础教学中被忽视的环节研究
- 浅谈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
-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我国高校的借鉴意义
- 关于邕江冬泳的体育文化特征及其功能
- 浅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 关于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多元评价体系研究
-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建设
- 关于高校扩招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对策
- 浅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结尾的思考
-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分析与思考研究
- 关于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系统研究
- 由《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这节课引发的思考
- 关于启发式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 注重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草原》教学片断及反思
- 《草原》教学反思
- 《草原》教学杂谈
- 《草原》反义词对比记忆
- 《草原》写作特点
- 《草原》互动探究
- 《草原》教学反思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字词辨析
- 《草原》结构分析
- 《草原》近义词联系对比
- 《草原》中心思想
- 《草原》重难点精析
- 《草原》词语释义与应用
- 品读·感悟·应用──《草原》教学片断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