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詹天佑》课堂教学反思十
小学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我已经上过好几遍了,对教材非常熟悉。那天上午第2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三段。我先是很顺利地完成了第4自然段的教学任务,接着教学5—6自然段。我布置学生每人参照作业本上的示意图画出詹天佑采用的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和设计的一条“人”字形线路的简单示意图及线路图,并模仿导游介绍给大家听。当我指名朱豪杰同学上台出示和介绍完毕后,我满意地表扬了他画得形象逼真,连火车头也画上去了,而且介绍的非常生动。可是,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董斌同学举手发言提出了异议,他说:“照这么说有一个火车头要倒着开,那么火车头怎么可以倒着呢?”接着,陆敏益同学也扯着嗓子说:“这样火车头的传动装置要改换过来才可以开动,怎么改呢?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时,同学们也用迷惑不解的眼光注视着我,有的窃窃私语来。顿时,我茫然了,不知怎样向学生解释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因为出现这样的情景是我在课前所意想不到的。稍停片刻,我终于想起了汽车和我家乡的小火车也能倒开。于是,我大声地用这些例子加以证明詹天佑的设计方法的切实可行,直到学生回答说:“懂了!”为止。然而,我从同学们木然的表情和迟疑的声音中清楚地知道他们没有真正懂。这堂课就这样不了了之地结束了,但留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这大概是习惯吧,我总是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可是,随着课堂教学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教师上课时难免会碰到始料不及的问题。这给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除了教学经验,更多的来自教师自身的基本功(即扎实的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我上完这堂课后越来越感受到的。这堂课上学生不知道火车能倒着开,这是很正常的。但作为教师的我只是简单地举例说明,没有运用物理原理来阐明这一复杂的科学道理。所以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如果我在课前了解一些有关火车传动装置方面的原理;如果我在当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如果能将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发动学生通过自己课外搜集资料,再讨论、解决问题,就不会出现这个失误了。这是我对这节课堂教学实践课的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成为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敢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教师在付出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汲取”。要不断地“汲取”知识和能力的养分。这样,才会使教学之长河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知识源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可爱的洋娃娃
- 老师,节日快乐!
- 游少年宫
- 吹 泡 泡
- 过小桥
- 湘江
- 丰收的秋天
- 看房
- 好消息
- 我与书
- 我和小猫在一起
- 帮妈妈想办法
- 美丽的秋天
-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 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
- 青春微电影的文本解读
- 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分析探求传播主体价值取向的异同
- 浅析微电影的规制和引导
-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的赔偿之我见(1)论文
- 论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思考
- 论锡剧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与表现
- 直接民主制分析及其启示——从雅典民主到卢梭的相关理论
- 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商业成功之探析
- 信访制度及信访实践再思考
- PWFE国际跨界影视娱乐战略 打造《梦幻诛仙2》
- 浅谈新媒体浪潮下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 影视画外音影视艺术生产的新策略
-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
- 论奥斯卡获奖电影《时时刻刻》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会了学生什么?
- 《雪孩子》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设计
- 《称象》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坐井观天》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一
- 《司马光》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司马光》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拾零
- 《吃水不忘挖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