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詹天佑》课堂教学反思十
小学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我已经上过好几遍了,对教材非常熟悉。那天上午第2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三段。我先是很顺利地完成了第4自然段的教学任务,接着教学5—6自然段。我布置学生每人参照作业本上的示意图画出詹天佑采用的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和设计的一条“人”字形线路的简单示意图及线路图,并模仿导游介绍给大家听。当我指名朱豪杰同学上台出示和介绍完毕后,我满意地表扬了他画得形象逼真,连火车头也画上去了,而且介绍的非常生动。可是,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董斌同学举手发言提出了异议,他说:“照这么说有一个火车头要倒着开,那么火车头怎么可以倒着呢?”接着,陆敏益同学也扯着嗓子说:“这样火车头的传动装置要改换过来才可以开动,怎么改呢?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时,同学们也用迷惑不解的眼光注视着我,有的窃窃私语来。顿时,我茫然了,不知怎样向学生解释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因为出现这样的情景是我在课前所意想不到的。稍停片刻,我终于想起了汽车和我家乡的小火车也能倒开。于是,我大声地用这些例子加以证明詹天佑的设计方法的切实可行,直到学生回答说:“懂了!”为止。然而,我从同学们木然的表情和迟疑的声音中清楚地知道他们没有真正懂。这堂课就这样不了了之地结束了,但留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这大概是习惯吧,我总是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可是,随着课堂教学新课程目标的实施,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教师上课时难免会碰到始料不及的问题。这给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除了教学经验,更多的来自教师自身的基本功(即扎实的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我上完这堂课后越来越感受到的。这堂课上学生不知道火车能倒着开,这是很正常的。但作为教师的我只是简单地举例说明,没有运用物理原理来阐明这一复杂的科学道理。所以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如果我在课前了解一些有关火车传动装置方面的原理;如果我在当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如果能将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发动学生通过自己课外搜集资料,再讨论、解决问题,就不会出现这个失误了。这是我对这节课堂教学实践课的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成为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敢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教师在付出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汲取”。要不断地“汲取”知识和能力的养分。这样,才会使教学之长河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知识源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聪明的大白鲸
- 校运会
- 可爱的小狗
- 假如
- 老师
- 三八妇女节
- 我
- 看蝴蝶展
- 我
- 拔河比赛
- 我的家
- 美丽的秋天
- 秋天的果园
- 小狗花花
- 我
- 信访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
- 商业电影价值观的表达对策
-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观
- 以创新推动电视新闻改革发展
- 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
- 村民自治:理想制度与现实困境
-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
-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
- 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
- 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 论受害人有过错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1)论文
-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
- 论电影《金陵十三钗》对传统战争题材的超越
- 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
- 有效政府的基本逻辑
- 《阳光》第一课时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画家乡》教案
- 《影子》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创新教案
- 《荷叶圆圆》 第二课时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画》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影子》第一课时教案
- 《兰兰过桥》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