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1)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渺小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 渺小 矿物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1)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3)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4)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2)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2)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l)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措居住的第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2)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l)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3)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音乐王国奇遇记
- 电灯与蜡烛
- 一个漂流瓶的故事
- 梦遇蛇岛
- 读书节
- 小水滴与大海
- 2016年的慈溪,2026年的慈溪
- “撞栏比赛”
- 我与福娃逛奥运
- 笔盒里的闹事
- 愿望节
- 魔法战队
- 动物狂欢节
- “税”的一天
- 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
- 行动研究及其在管理教育与研究中的应用
- 计算机辅助英语口语测试的互动方法
- 浅析设计教育中基础语言之整合
- 浅谈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 全速跑、多级跳和负重半蹲对原地侧向推铅球的影响
- 浅析“平安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
- 体育课堂不应忽视多种意识的培养
- 发展性评价在实践中的难点分析
- 现代德育应以生活为中心
- 讨论学院教学督导机制作用
- “教师即课程”何以成为可能
- 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 浅论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探讨
- 教师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班主任专业化
- 课改背景下对学生“主动参与”的再认识
-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 《彩色的翅膀》教学杂谈
- 《怀念母亲》案例反思
-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 《彩色的翅膀》相关链接
- 爱国的心──读《彩色的翅膀》有感
-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 该不该流泪?──《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 《彩色的翅膀》教学课例
-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 《怀念母亲》“索隐”
-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 “尝瓜会”尝出的感动──《彩色的翅膀》教学案例
- 耐人寻味的结尾
- 抱终天之恨 悟爱母之情──《怀念母亲》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