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9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兴趣。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

二、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段话,你能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

“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这句话,齐读)

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

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

2、默读3—5自然段,自学批画:每个事例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每个科学家是这样把“?”拉直变成“!”的?

①自学批画

②小组交流讨论

③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关键语句。

3、这三位科学家把“?”拉直变成“!”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反复研究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所以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是的眼珠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这几位科学家能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呢?

1、出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2、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指名谈体会。

3、句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能够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4、齐读这句话,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五、总结,导入下节课内容

科学发展史上,像这样的事岂止三个,还有哪些事例能够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课后搜集有关故事。这些真实的事例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科学故事

二、导入新课,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科学史上,这么多这样的真实事例说明了什么?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自由读7、8自然段,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②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有准备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3、总结:“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总结写法,知识迁移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提出观点,然后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最后写得到的启示)

2、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例,如果让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来证明这个观点,你打算怎样写?口头表述,评价。

3、你觉得还有哪些观点可以用我们熟知的事例来证明?拓宽学生思路。

4、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观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证明这个观点。独立练笔,形成文字。

5、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练笔,注意正确评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鲁迅文化
天造还是人为?
一篇超越体育的消息
实验小学举行第30届校运会
中学生阅读学习障碍综述
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校运动会
中学生语文学习环境研究综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综述
防止沙尘暴
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
校运动会消息
鲁迅思想
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传统与现实:党风建设面临的文化挑战
影响电信业服务营销水平提高因素的分析研究(1)
新《公司法》中出资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1)论文
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
产业销售起飞研究(1)
双方不确定性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1)
戏曲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联系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本土化构建(1)论文
中国公开水域游泳横渡运动市场营销研究(1)
论波普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
中西思维方式带来的绘画审美差异
建构主义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1)
浅议法院文化建设(1)论文
依法治国是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二
《再见了,亲人》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再见了,亲人》重点语句探究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文章阅读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积累篇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意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二
《打电话》趣闻故事
《再见了,亲人》整体阅读感知
《打电话》考点练兵(二)
《金色的鱼钩》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