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凡卡》细节深入学法指导设计
六年制小语第十二册的《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一篇小说。根据该文的特点与本文的教学要求,阅读训练的重点应是:指导学生着眼细节,精读细嚼,深入体味,从而较深刻地理解,受到思想感染。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应抓住以下三点。
一、以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细节”的意义
“细节”是文章表达方法中的一个概念,学生尚未接触过,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其意义。这里的“意义”包含着两层意思,即“细节”的概念及其作用。
在讲读本课的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时,宜于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本段,粗知其内容之后,便提出问题:“在这段中,哪些地方写得最具体最细致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当学生找出“他担心地朝门口……昏暗的神像”这些句子之后,教师再问:“这些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请概括性地说出来。”当学生回答后(他十分担心被人发现),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
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那昏暗的神像
他十分担心被人发现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比较:“前、后两组句子,哪组最能反映凡卡的心理?为什么?”在让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这样总结:“大家说得对,下面的句子写得笼统、平浅,未能形象地反映出凡卡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而上面的句子(原课文的)能抓住凡卡担心地看门口、窗户、神像等富有特征性的细微末节来写,这就充分反映了他对老板害怕至极的心理状态。”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即概括出“细节”的概念:“像这样能抓住人或物某些富有特征的细微末节,加以细致地刻划的描写,就叫做细节。”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几种描写方法,引出“细节描写”有景物细节、场面细节、肖像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语言细节等几种,并简单说说“细节”的作用:能刻划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理、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的思想、描绘作品的典型环境等。要求学生在阅读本课下面四大段时要着眼细节,体味细节。
二、指导学生掌握发现细节的方法
要善于发现细节,就必须掌握一些基本方法。根据“细节”的特征,以及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能水平,可以通过指导,使学生掌握如下几种发现细节的方法:
其一,围绕本课(或某段)中心去发现细节
“细节”描写是为文章(篇或段)的中心思想服务的。作者往往在能够突出中心的地方作细节描写。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中心去发现富有特征性的细微末节的描写。本课主要是通过写凡卡的悲惨遭遇,去揭露沙俄时代的社会黑暗,反映旧俄罗斯人民过着牛马般的生活、悲苦而无望的呼喊。从整课着眼,便可发现凡卡做学徒时受折磨的那些细节。从某段来说——以第二大段为例,主要是写凡卡想象爷爷替日发略维夫老爷守夜的情景,以及回想着农村的生活。据此内容,便可发现对爷爷的肖像、行动的细节描写,以及对景色的细节描写。
其二,根据本文(或某段)描写特点去发现细节
从全篇来说有对凡卡和爷爷的肖像、行动、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对农村、莫斯科等地的环境细节描写。以第五段为例,该段文章的主要特点是:细致地写了凡卡把信投进邮筒,以及他做了一个美丽的梦的情景。根据这特点就能发现其行动细节和心理细节。
其三,从写作技法中找细节
细节描写往往运用对比、象征、拟人、比喻、夸张、简笔勾勒等方法,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到这些技法进行描写,辨别这些描写是否是细节。例如第三大段中写凡卡和爷爷去砍圣诞树的情景,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使其气氛充满着轻松、愉快、欢乐,因此这是一段栩栩如生的细节描写。
三、精读细嚼,深入体味
1.抓住重点词句,精读细嚼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细节中的重点词句,精读细嚼,领会其含意。以教学本课第三段为例,最重要的是找出描写凡卡受折磨和渴望自由的细节的重点词语:揪、揍、随手、直戮、简直、没有、一点儿、别想、只好、受不住、慈悲、离开……对这些词语,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咀嚼,品味其含意“揪”、“揍”、“随手”、“打”、“直戳”,揭露了老板和老板娘的“凶狠”、“毒辣”、“残忍”,反映了凡卡的无比痛苦;“别想”、“只好”,反映了凡卡的非人生活;“受不住”、“慈悲”、“离开”,反映了凡卡渴望自由的心情。本段中,还有描写环境的细节和爷爷肖像的细节,都应指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来研读。
2.对照互比,领会妙处
教师在指导学生领会某一细节的意思的基础上,把细节描写改成一般叙述性的文字,然后把两者对照互比,从而领会细节的微妙之处。
3.深入体味,受到感染
在指导学生阅读细节,了解其意思的基础上,即要指导学生对细节深入体味: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形象,不由自主地进入细节描写的意境,使自己的心与作者的心沟通、共鸣,从而受到熏陶。还要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表情复述),做到:在朗读(或复述)过程中,脑子自然地浮现细节中所描写的凡卡受苦受难的悲惨情景,心理产生对凡卡的无比同情。这样,就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与教育。
再则,在学生对上述的细节理解意思之后,还可以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同学们,假如你是凡卡,在那样的悲惨境况下,你会怎样想呢?”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事实上,你们现在是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那么,在读过这些细节之后,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怎样?”通过这样指导,不但使学生深受教育,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这种对细节深入体味的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莲文化探秘
- 同在一片蓝天下
- 莲文化
- 大家来赏荷
- 路路过桥
- 我做桥梁设计师
- 我与电脑
- 电脑
- 爱的底片
- 变形金刚的桥
- 反对战争
- “铸剑为犁”雕像之感想
- 出淤泥而不染
-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感想
-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 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 经济学院军训期间工作总结
-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
- 2011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 全运会志愿者工作总结
- 小学四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 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 怎样写三下乡工作总结及经验教训
- 2011年六年级上期辅优补差工作总结
- 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11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 2011年公司保密工作总结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学工作总结
- 2011年街道司法所工作总结
- 教师学期末工作总结
- 工程结算审核与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区别
- 如何解决业主介入施工
- 地基计算的一系列问题
- 建筑实习总结
- 强化项目文化建设
- 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北方居住区室内公共绿地宜居性研究
- 建筑设备工程综合设计与节能
- 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 贝律铭写给年轻设计师的十点忠告
- 工程建设项目要科学决策
- 建筑设计手法笔记
- 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体系施工方案
- 如何避免建材对居室的污染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
- 《惊弓之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1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