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要求:
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
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幻灯机及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
二、新授
㈠学习一、二段
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
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
③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2.读后讨论。
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周瑜是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的?
4.分角色读周瑜与诸葛良亮的对话。
㈡学习第三段
诸葛亮顾全大局,答应赶造十万枝箭。在鲁肃的帮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
1.指名分节朗读,并概括每段意思。(板书)
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卡片)
(神机妙算、识天气、懂地理、知己知彼)
3.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以上几点的语句。
4.读后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7、8小节,划出有关语句。
5.齐读7、8小节
电脑显示:船一字儿摆开受箭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计算的准确与计谋的绝妙。
6.引读第9小节
㈢学习第四段
教师读第10节,学生齐读周瑜的话。
1.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
(神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妙在能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
2.朗读全文,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三、总结全文
这堂课我们通过讨论,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神机妙算,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同时我们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森林历险记
- 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
- 假如我是……
- 神笔
- 与压岁钱的对话
- 假如......
- 我的梦
- 假如
- 家点评奖会
- 助人为乐的小白兔
- 断尾狐狸
- 小猴下山
- 第一次演出
- 雨是怎么来的
- 我为蚂蚁安个家
- 出色运营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之方略
- 企业托管:国外范例与我国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
- 浅谈我国企业如何进行体育赞助
-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思路与物流
- 管理技术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选择
- 战略决定成败
- 论公司核心能力的可持续性
-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内涵、特点与完善
- 动态战略能力及其决定因素
- 客户保持与合作伙伴战略的实施
- 用战略管理执行系统赢得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几点思考
- 战略执行能力战略
- 关于在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探讨
- 市场里的企业: 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 父亲的心
- 《可贵的沉默》教学杂谈
- 《可贵的沉默》学习要点
- 爱的教育──《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 《可贵的沉默》课文中心
- 《可贵的沉默》多音字组词
- 《可贵的沉默》课文结构
- 母亲与地图
- 《可贵的沉默》课文题解
- 母亲梦中的一棵树
- 父亲没有生日
- 《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 《可贵的沉默》句子分析
- 《可贵的沉默》语言感悟
- 《可贵的沉默》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