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要求:
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
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第三段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幻灯机及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
二、新授
㈠学习一、二段
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
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
③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2.读后讨论。
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周瑜是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的?
4.分角色读周瑜与诸葛良亮的对话。
㈡学习第三段
诸葛亮顾全大局,答应赶造十万枝箭。在鲁肃的帮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
1.指名分节朗读,并概括每段意思。(板书)
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卡片)
(神机妙算、识天气、懂地理、知己知彼)
3.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以上几点的语句。
4.读后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7、8小节,划出有关语句。
5.齐读7、8小节
电脑显示:船一字儿摆开受箭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计算的准确与计谋的绝妙。
6.引读第9小节
㈢学习第四段
教师读第10节,学生齐读周瑜的话。
1.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
(神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妙在能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
2.朗读全文,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三、总结全文
这堂课我们通过讨论,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神机妙算,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同时我们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年之后
- 我的朋友安悦
- 快乐的植树节
- 夏
- 夏天到了
- 金色的海滩
- 一年之后
- 我的妹妹
- 父与子——一年之后
- 我的妈妈
- 我的好伙伴——铅笔
- 钓鱼
- 假如我是一朵云
- 宝宝得了无肛症
- 我
- 服装设计的国际宏观趋势及成因分析
- 浅谈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浅谈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浅论邓小平与“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开创
-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学生的韩语听力
-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的作用
- 浅析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的分析
- 对企业营销创新对策和要求综述
- 试论中国卡通品牌的发展
- 邓小平理论与现代社会主义
- 浅关于电子信息行业的4P营销策略浅析
- 市场营销策划与品牌包装策略
-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与文化脱节问题研究
- 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 简析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公民文化
- 《将相和》趣闻故事
- 《将相和》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将相和》教学设计一
-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之一
- 《草船借箭》老师语录
- 《将相和》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将相和》美文欣赏二
- 《将相和》美文欣赏一
- 《将相和》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将相和》重点字词梳理
- 《梦想的力量》美文欣赏二
- 《将相和》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将相和》整体阅读感知
- 《将相和》重点问题探究
- 《草船借箭》重难点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