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后感
翻新时间:2015-12-12
《索溪峪的“野”》教后感
一、教材分析:
文章的线索鲜明,条理清晰,作者紧紧抓住“野”这一特点来写,中心突出,描写生动、形象,遣词造句精确。
二、教学流程:
1、齐读课题,问学生从课题看,哪个字是中心词?课题该怎么读?为什么“野”字要重读?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整体感知事物主要特点,通过朗读课题,明确文章写作重点。]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学生的问题:1)野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2)课文围绕“野”写了哪些内容?3)课文为什么要定这样的题目?4)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什么?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学习。
4、重点研究:课文围绕课题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5、理解感悟:选择自己喜欢或自认为描写得很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交流读后感。
三、教学感悟:
现实社会绝对公平是没有的,相对公平就有。但大自然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把自己独特的美均匀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只要你用心去欣赏,都能从它身上感受到美。只是每个人的经历、观察、理解、感悟不同,造成大家的感受也大不一样。什么是美呢?很难界定,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界定也就不同罢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需要宽容
- H1N1流感
- 跳格子
- 我和曾祖母
- 爸爸的“爱”
- 纪念512
- 品尝酸甜苦辣
- 童年趣事
- 自我介绍
- 爱
- 我长大了
- 浴室的变迁
- 难忘的一次选举
- 面对挫折决不放弃
- 我的心愿
- 浅析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1)论文
- 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1)论文
- 关于我国部分地方间法律冲突的探讨(1)论文
- “母法”观念和中国的宪法(1)论文
- 市民社会与生态文明的耦合(1)论文
- 关于律师诚信制度与律师职业道德(1)论文
- 论言论出版自由(1)论文
- 从税法角度谈弱势群体法律保护(1)论文
- 浅议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1)论文
- 透视生命权应当首先入宪(1)论文
- 古代中国判例法传统的形成原因发展及对现代的启示(1)论文
- 中部地区村民自治若干问题之法律分析(1)论文
- 展望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1)论文
- 关于我国《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不足及完善(1)论文
- 有关试论政教分离原则的宪法价值(1)论文
- 《大瀑布的葬礼》的朗读指导与价值取向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蒙娜丽莎之约》综合资料
- 《月光曲》教法新探
- 《大瀑布的葬礼》的创新点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谈
- 《山雨》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示范教案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反思三
- 《草虫的村落》备课设计思路
- 《草虫的村落》原文及赏析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评课
-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 《大瀑布的葬礼》教后反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