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第一教时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课文内容,找出中心句。
2、 明白首尾两段之间关系,细读课文第一段。
3、 学习字词,重点点拨“张冠李戴”及“囫囵吞枣”的意思。
二、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情:
引导学生列举浙江名人,引出鲁迅,出示鲁迅画像,向画像敬礼,揭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投影出示):
(1)周晔回忆了关于伯父鲁迅的哪几件事?
(2)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用“——”划出中心句。
2、讨论反馈:
(1)周晔回忆了五件事:
a、 追悼鲁迅
b、 谈论《水浒传》
c、 谈“碰壁”
d、 救护车夫
e 、关心女佣
随机解释“追悼”以及《水浒传》
(2)鲁迅是位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中心句(投影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3、细读第一段:
(1)导入:
这一句话(中心句)与第一段中哪句话有联系?指名读第一段。
(2)第一段 与之关联的句子(投影出示):“那时侯,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3)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谁能根据句子的意思,用上关联词,说一句话?进行不同因果句式的语言训练。
(4)句中“爱戴”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呢?(参加追悼会的人多、情真、挽联多、花圈多)
随机解释“挽联”,读鲁迅像上挽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伯父深受许多人的爱戴,“我”为什么有点惊异了呢?(“我”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没想到伯父是个不寻常的人。)
(6)伯父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他——,再次强化首尾联系。
(7)用低沉的语调读第一段。
(四)字词点拨:
1、读一读,辨一辨,再组词。
掉( )言( )用( )许( )
悼( )唁( )佣( )浒( )
2、 点拨“张冠李戴”及“囫囵吞枣”的词义。
(1)找到成语在课文中的位置,并读读含有该成语的句子。
(2)“囫囵吞枣”原指吃枣子不嚼,整个儿吞入肚中,课文中指什么?找出表明“我”看书“囫囵吞枣”的句子,读一读。
(3)“张冠李戴”原指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课文指什么?哪里看出“我”看书张冠李戴?
(4)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根据文中的意思,用上关联词来说一句话。
(五)学生作业:
1、《课堂作业本》第1题抄写。
设计思路:
一、整体入手:
文章是个系统,阅读教学教师应有一个整体观念,整体感知,局部体会,再回到整体感悟上。这样学生所学不是一些零碎的东西,而是对课文完整的认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脉络清晰,叙事清楚,中心显豁,因此我选择了整体感知内容,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提纲挈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 以点带面:
阅读教学,切忌逐词逐句地分析讲解。在课文第一段教学中,突出一句话,抓住一个词,围绕这句话,这个词,分析课文,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 加强语言训练:
加强语言训练已成共识,如何加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1、训练点要准,要考虑到教材实际,更要考虑到学生实际,难易宜适度。“张冠李戴”、“囫囵吞枣”二词在课文中都有上下语境可作理解参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再弄清两者关系,并据此说因果句,训练点选择较为适当。2、训练应扎实,不应架空。这两词的教学立足于课文,不仅加深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效果。
四、 注重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应有机,也应注意一种情境的营造。浙江名人辈出,让学生列举一下家乡的乡贤,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对家乡的自豪之情,从而也较自然地入题。黑白剪纸鲁迅像以及一副挽联,增添一种肃穆之气,又通过敬礼形式强化德育氛围,为下面新授定下基调。朗读时,哀乐低回,效果更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节俭是美德
- 我的家
- 我的小天地
- 缩写《一件运动衫》
- 难熬的一节课
- 倒背电筒
- 我的愿望
- 野草情
- 校园一角
- 我家的客厅
- 如此练武(相声)
- 游龙潭峡谷
- 学校的早晨
- 家乡的田野
- 缩写——《鲁本的秘密》
- 谈剧本教学的编—导—演—评“四部曲”
- 警民共建活动协议书
- 供电局火灾事故预防、灭火及疏散预案
- 浅谈如何在基层林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 学校“十佳中学生”评选活动细则
- 区路政大队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
- 以法治会努力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 如何在项目上以丰富的企业文化陶冶人
-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
- 第二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 我们是如何开展劳务输出的
- 一心为公的女支书
- 苏州市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 构建“三级联创”运行机制,实现创建与农村发展同步推进
- 电信分公司优秀管理者上报材料
- 论析夸美纽斯的宗教思想对其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 浅谈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 花瓣飘香,最香浓浓语文味
- 对面的学生看过来
-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 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分析
-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情境创建
-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战略运作(1)
- 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关于中职学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和疏导策略研究
- 浅论职业院校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实践
- 公共财政与财政管理的公共化
- 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互相学习什么*(1)
-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 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系统浅析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