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鸟的天堂》教案2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听写在灯片上,出示灯片全校校对订正。
(2)解释词语:缝隙,应接不暇。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3)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①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②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课文用了短句,读起来更有韵味。)
(4)“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比较词语意思:陆续--继续。“陆续”表示一个接着一个。)
(5)读句子,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灯片出现)
船平静地在水面流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果划动。(都是作者看到、听到的,是作者的见闻。)
(6)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不能,课文是按水面、船、桨由远到近地写的。)
(8)小结:这一段具体描写黄昏后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
(3)默读第8自然段,用“~~~~”划出作者的见闻,用“”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灯片出示:
①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②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4)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的大和茂盛?(这环境适宜鸟儿生活,使得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还有哪些原因?
(5)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这次经过“鸟的天堂”,有没有看到鸟?为什么?
(6)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3题。
(2)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恩的心
- 苹果树
- 小松鼠
- 100元钱
- 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发生在医院里的一件事
- 友谊
- 有趣的辩论会
- 我的梦
- 有趣的实验
- 快乐的一天
- 学滑板
- 飞吧,希腊人
- 假如我是一条鱼
- 童年趣事
- 县党委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
- 生产车间月份工作总结
- 历史教研组计划(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
- 西河中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初二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
- 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
- 西河中学学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9年党委秘书工作总结
- 2009年审计局工作计划
- 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红盾护农工作总结
-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公司管理月份工作总结
- 三下乡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探析
- 负债融资、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 论负债资金结构
- 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 金蝶软件科技公司的融资之路
- 企业如何选择银行结算方式
- 企业内源性融资问题探析(1)
- 试分析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 如何有效地为公司进行融资
- 分析筹资流量 提高筹资效益
- 安然事件,引发对表外融资行为的思考(1)
- 企业筹资的风险防范
- 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
- 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 中小企业贷款全攻略
-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雨点儿》教学设计7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雨点儿》教学设计8
-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雨点儿》教学设计9
- 《雨点儿》教学设计6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阳光》教学设计16
-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