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草原》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3.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三、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
骏()俊()竣()限()驰()
峻()唆()梭()垠()弛()
蹄()茶()貌()杯()跤()
缔()荼()藐()怀()胶()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五、、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学第一天
- 我想有个家
- 《自相矛盾》读后感
- 坚强的小婷婷
- 《和梦一起飞》激励人心
- 关爱生命 健康成长
- 春天的清晨
- 苦与甜
- 人行道的自述
- 读画蛇添足有感
- 走进秋季
- 学校,我爱你!
- 瞧这一家子
- 难忘的清洁工
- 参加集训 苦中有乐
- FLASH网络动画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 刑事超期羁押现状分析与反思刑法论文(1)
- 试论已过追诉时效的犯罪行为的可罚性刑法论文(1)
- 网络诈骗犯罪浅析刑法论文(1)
- 试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
- 谈幼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 美国刑事法的演进刑法论文(1)
- 民间组织与乡土传统文化关系浅析
- 刑法的程序与构造刑法论文(1)
- 对我国缓刑制度的思考刑法论文(1)
- 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 论混合主体共同侵占单位财物的定性刑法论文(1)
- 刑事审判简易程序研究刑法论文(1)
- 也谈死刑的存废问题
- 《草船借箭》2
- 《卖火柴的小女孩》1
- 《穷人》2
- 《草原》2
- 《草原》1
- 《卖火柴的小女孩》2
- 《为人民服务》2
- 《将相和》
- 《秦兵马俑》
- 《穷人》1
- 《少年闰土》
- 《山雨》
- 《山中访友》
- 《草船借箭》1
- 《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