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赏析写法、深入研究。
教学过程:
一、赏析写法
(一)细读思考1、本文写法方面有哪些可欣赏的?2、那些写法有什么作用?
(二)分组讨论
(三)师生交流本文写法特点如下:
第一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1、帮助车夫关心女佣2、笑谈碰壁横眉冷对千夫指3、吊唁场面群众无比爱戴他
第二议论结尾,画龙点睛。
第三精雕细琢,生动感人。
1、感人的场面描写“挂满”、“堆满”等场面,足见吊唁人多;“各色各样”足见涉及面广;“失声痛哭”足见悲痛之至。
2、生动的细节描写本文在描述事件中,运用人物的动作、神志及语言细节描写方法,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具体直观地呈现读者面前。这些既可以供我们阅读欣赏,也可以指导写作。举例(略)
二、深入探究
(一)学生质疑
(二)互助解答
(三)教师点拨,要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开头一段的内容,并说明作用。
(1)万国殡仪馆痛悼场面及“我”悲痛心情。
(2)说明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为下文叙事埋伏笔。
2、用四个字分别概括主要事件。
(1)笑谈《水浒》
(2)笑谈“碰壁”
(3)救助车夫
(4)关心女佣
3、“我”为什么听了伯父的话后而感到“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简要谈谈。
(1)伯父善意的批评,使自己认识到了错误,感到了内疚。
(2)略
4、“我恍然大悟”到什么?而“我”悟到与伯父所说的那句话含义一样吗?
(1)“我”悟到是:墙比鼻子硬,自然碰扁了鼻子。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2)不一样。伯父说的“黑洞洞”暗指社会的黑暗,而碰壁是指伯父以笔为刀枪同反动势力的斗争精神。
5、十六段着重描写了什么?这段话脱不脱离本文主题?为什么?
(1)伯父的欢乐神态
(2)不脱离主题。从这欢乐的神态中,读者感受到伯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正因如此,他才爱人民,他才去战斗。
6、二十二段中作者谈到对伯父的回答记不清了,请你想一想,鲁迅先生会说些什么?
7、结合“救助车夫”简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把车夫扶上车子,自己半跪着给陌生的车夫敷药,扎绷带;掏钱给他,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8、你最崇敬鲁迅先生哪一点?
请用50字左右谈一谈。
三、作业: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积累起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买新衣服
- 桥的故事
- 爱看书的我
- 小兔和小松鼠
- 游肇庆
- 桂林的山
- 爷爷
- 小羊过桥
- 我的爸爸
- 我最喜欢的人
- 弟弟光皓
- 多多
- 登清远飞霞山
- 鼎湖山之行
- 大扫除
- 社会保险税模式设计的若干问题
- 我国财政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 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 对当前地方财政突出问题的若干思考
-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初探
- 知识经济、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
- 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
- 强化财政职能,促进“两个提高”
- 论公共财政运行新机制的建立
- 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
- 浅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内部财务制度的必要性
- 减税的时宜性
- 财政政策取向研究: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
- 集贸税收一道亟需破解的难题
- 入世后如何提高我国国际税收协调能力
- 民族谚语·谦虚谨慎篇
- 世界名画名录
- 《画家和牧童》教学杂谈
- 书画品种及名称
- 书画常识·名词解释
- 最重要的
- 书画的分类
- 《画家与牧童》课后反思
- 《画家和牧童》教学思考
- 《画家和牧童》课后反思
- 中国绘画
- 《我最喜欢春天》知识扩展
- 也谈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二年级《画家和牧童》设计心得
- 熊奶奶的茉莉花
- 齐白石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