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以读、评、议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作者由于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悲伤、惆怅、无奈之情。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者的感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提升人生价值的意识。
3、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恬淡、优美的画卷和忧伤低沉的乐曲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4、引导学生采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获取情感体验,得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合作讨论中发表不同的意见,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你能不能也用一些词或者句子来形容时间?
2、学生发言。
二、总体把握
1、教师小结过度:
大家谈得真好!时间就象同学们说的那样,总是匆匆而过,不留痕迹。那点点滴滴、分分秒秒的时间究竟是怎样流走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的《匆匆》。一边听一边思考:在作者的笔下,时间是怎样流走的?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
2、学生欣赏课件。
3、学生划出描写时间流走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4、小组讨论汇报:作者的时间是怎样流逝的。
5、看着时间悄悄流走,作者的心情怎样?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
三、讨论探究
1、小结过度:
在作者的眼中,8000多个日子在不经意间悄然流走。那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也有4000多个日子悄无声息地溜走,你们同作者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抽学生说。
3、出示课件。(关于人一生可以做什么事的资料)
4、小组讨论交流:
时光既然如飞驰的马车,匆匆而过,我们该如何把握好分分秒秒的时间呢?
5、学生用座右铭小结本环节。
四、进入角色
1、学完课文,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在怎样的环境里怎样读这篇文章?
2、抽学生读。其他学生评议。
五、小结质疑
1、学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回答。
六、课外延伸
课后读一读朱自清的《绿》、《春》、《荷塘月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十年以后的家乡
- 寂寞的心
- 母爱
- 我的理想
- 假如我是一名公主
- 秋天的风景
- 读《草船借箭》有感
- 制作新年贺卡
- 我看曹操
- 新年礼物
- 夜静阅书
- 家庭趣事
- 元旦来了
- 低碳减排歌谣
- 地球爷爷哭了
- 农村发展与新的治理范式
-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 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 新村治构想:村民自治与合作社改革可以并轨
- 论清末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
- 现代国家的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
- 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
- 从“村民”到公民
- 册书与明清以来两湖乡村基层赋税征收
- 农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现实依据
-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
-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
- 失地农民及其保障分析
- 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阶段
- 乡镇体制改革:官本位体制向民本位体制转变
- 《日记两则》近义词反义词
- 爱的合作
- 永生的眼睛
- 《日记两则》成语积累
- 团结的力量
- 飞机遇险的时候
- 日记两则
- 李白简介
- 《日记两则》好词好句好段
- 《日记两则》词义辨析
- 100+10
- 急他人之急
- 日记
- 难忘的八个字
- 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