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6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汇。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词汇,并且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主要采用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等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媒体设计】
制作一个网站型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库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大信息量、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听配乐朗诵《刺勒歌》录音,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
2、提出本课课题。
3、回顾课文: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引发探究主题
1、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从“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等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
2、利用课件,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草原美景,品味文字。通过提名读、齐读、领读等朗读,并适时加以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体会文字与多媒体信息表现美的方式相同和不同及各自的优势。
3、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美的惊叹之情。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互评小结。
4、用上述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对“这是怎样的草原?”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自主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小组成员选择适合本组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蒙古族人民接待远客的方法,如运用感情读、抓词句说、讲故事、想像描述等方式向全班讲解。
三、揭示中心,总结全文
1、草原的风景美,人情更美。在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2、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
四、查阅资料,拓展创新
1、通过网络教学课件,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草原新貌并设计草原未来。
2、学生留言。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自觉在信息海洋中学习研究的习惯,并利用网络论坛进行实时交流。
五、作业
以4个人为一小组,出一期关于“草原”的手抄报。
【点评】
这是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得比较好的语文课,在教学设计的理念上凸显课改新理念。
一、创设基于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关系
教师在充分分析学生认知水平及年龄特征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教师通过组织讨论、指导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边读边解疑,并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二、注重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主要环节表现为问题引路,协作探索,共同提高。学生置身于优美的音乐和草原影像之中,围绕“这是怎样的草原?”和“这是怎样的草原人?”两个问题,通过看、听、读等方法,在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三、注重综合性学习
“以4人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关于草原的手抄报”,做到了学以致用。既完成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检测,又促使学生调动自身潜力,利用资源,团结合作,进行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计算机网络成了教与学的有力工具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那抒情动人的旋律、“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美丽的画卷,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为其体会课文内容创设了情境;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张海迪》有感
- 假文盲
- 感恩
- 纯真的友谊—读《一只蝴蝶》有感
- 心灵的登高——读《钢铁是怎样炼成》有感
- 红军战士你们真棒!——《长征》读后感
- 美丽的呻吟——观《禁毒》有感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永不摧毁的毅力,比钢还硬的坚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观《假文盲》有感
-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 我们渴望这样的老师——读《漂亮老师与坏小子》有感
- 读《珍珠鸟》有感
- 争做生活的强者—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 观《梦想中国》有感
- 关于研究型开放实验项目的教学探索
- 关于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初探
- 关于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点的设置与监控方法研究
- 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简析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原则与目标
-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点滴建议
- 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下的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探索
- 简论功利化社会之于当代大学生之功利思想
- 关于日本短期大学的启示与借鉴
- 关于“大学学习导论”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 关于软件虚拟化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研究
- 关于大学生创新性教育现状及改革探析
- 关于国外课程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 简论机械工程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试析“人本化”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 《雨说》写作特色
- 雨给我的启示
- 《雨说》习题精选
- 《雨说》教学设计
- 《雨说》教学设计
- 《雨说》词语解释
- 《雨说》同步练习
- 《雨说》问题探究
- 《雨说》知识延伸
- 《雨说》课文评点
- 《雨说》教学设计
- 《雨说》同步练习
- 《雨说》重难点点拔
- 《雨说》朗读指导
- 《雨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