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草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情导入
1、课前播放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问:你听出了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草原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
3、欣赏草原风光及独特的民族风情。
抽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草原的哪些方面?
(景色美 民族风情)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找出课文中主要描写草原美的段落。
2、草原景色美,美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上记号。
3、抽生回答。
4、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这些景物美的?
⑴ 天:“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⑵ 地:“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比茫茫。”
⑶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⑷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学生分别找出并读出,抓住重点词理解,结合课件,图文并茂;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画面;感情朗读。)
5、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上,作者有什么感受?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为什么惊叹?为什么久立四望?为什么又想低吟小诗?)
骏马和大牛真的不动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吗?
6、感情朗读。
7、草原上的景美,人更美,草原上的蒙古同胞多么热情好客呀!
⑴ 以四人小组学习读读写蒙古同胞热情好客的段落。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蒙古同胞的热情好客?
画出相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⑵ 汇报交流,小结。
⑶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 提问: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② 满含深情地再次朗读。
8、小结本课内容。
四、课外延伸,思想教育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事,正如《爱我中华》这首歌唱的那样: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的节日
- 快乐的六一
- 一件新鲜的事
-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 我们春游去
- 大自然的声音
- 雷声
- 我的小手
- 我的一家
- 一个难忘的冬天
- 老师的目光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秋画
- 北京奥运开幕了
- 表哥的生日
- 试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 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
- 浅析纪录片的娱乐化价值取向与思考(1)
- 抓住契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中西方纪录片种类比较及创作方式(1)
- 世界影坛的“意识流电影”(1)
- 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1)
- 试论印美军事合作
- 试析教学语言的调控艺术
- 浅谈娱乐、娱乐业和身体娱乐
-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四)(1)
- 纪录片商业化的理性思考(1)
- 基于体育运动对不同运动群体心境影响的述评
- 论夏衍电影剧作的现实主义价值(1)
-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三
-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二
-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二
-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二
- 《蜜蜂》 综合资料
-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三
-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一
-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一
- 《花钟》 教学设计
-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三
- 《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一
- 《玩出了名堂》 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