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3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我敢说,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自己家的责任感,促使甲虫们如此勤勉的工作着。大家各司其职,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四)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1、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2、师生交流:
(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喜爱小昆虫,有一颗关爱小动物的善良的心;
(4)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们来一起对读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出作者这份情怀。
(五)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我的玩具小熊
- 我的房间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给奶奶的一封信
- 日记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给远方姨妈的一封信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让爱在我们心中传递
- 我的文章发表了
- 给奶奶的一封信
- 四川灾区的小朋友们,我想对你们说
- 浅论妙用材料靓语言
-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 关于直面现状 勇于实践
- 论中国当代文学最需要什么样的创作方法
- 关于中西文字的差异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 论对实践美学的梳理和反思
- 浅析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倾向及艺术价值
- 浅谈《呼啸山庄》中的拜伦式主人公
- 论“文革”中后期作家的分化与移位
-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 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
- 语言对社会现实重构之女性文体学诠释
- 王元化四反“知识分子改造”——王元化访谈
- 论郭沫若文化抗战论与中日文化启蒙的话语关联
- 浅谈从《西望茅草地》到《飞过蓝天》
- 《翠鸟》教学反思
- 放飞翠鸟
- 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翠鸟》教学赏析
- 《翠鸟》教学杂谈
- 《翠鸟》教学实录
- “绅士”风度的翠鸟
- 《翠鸟》教学反思
- 《翠鸟》课堂实录
-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翠鸟简介
- 《翠鸟》文本链接
- 《翠鸟》教学片段与反思
- 三个动物的故事
- 生活在海边的翠鸟
- 《翠鸟》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