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7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
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自渎文章。
出示自学要求:
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
三、反馈、讲授新课
1、读了这篇文章,给你了留下了什么印象?
展示:课文第一段
2、指导朗读。
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
(山,水,动物,游人)课件展示。
4、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安排学习段落。
山山有什么特点?
“野”表现在哪些哪里?(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课件展示)
品读各种不同的美,欣赏画面,读文章。指导朗读。
作者一开始把它与其他的景点进行比较,那他是不是在贬斥他们呢?为什么?(强调美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
作者是怎样地把这“野山”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呢?(先概括后具体)
水水野表现在哪里的?
文章在描述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指导朗读。
动物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游人人“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释“老叟”“返朴归真”“市井”
5、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6、是啊。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是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文“野”又是什么意思?
7、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四、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五、总结。(课件展示风景图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电风扇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六只小鸡
- 鸡蛋的力量
- “会飞翔”的蚂蚁
- 我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
- 上网的收获
- 感谢父 亲
- 我喜欢书
- 大爱无疆
- 爱我班级,美我校园
- 可爱的小乌龟
- 参观状元墓的发现
- 海南之旅
- 我最喜爱的老师
- 端午节活动方案: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
- 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活动方案
- 关于“父亲节”征文活动的实施方案
-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周活动方案
- 小学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实施方案
- 开展“阳光网络工程”活动的方案
- 中学第二学期英语教研活动计划
- 2012年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计划
- 校园安全文化节活动方案
- “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 2012年第二学期大学生棋艺协会活动计划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业庆典暨揭牌仪式活动方案
- 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
- 庆祝建党89周年大型歌会比赛方案
- 德治:推动民族法学发展的新动力(2)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学近代化论考 (2)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释明权制度之规范与完善法学理论论文(1)
- 事实的法律追问
- “新官”能否理“旧账”?
- 税收执法主体及执法权限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简论各民族共创中华法律文明 (2)法学理论论文(1)
- 设立中公司行为的法律后果研究[1](2)法学理论论文(1)
-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5)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女性犯罪的原因法学理论论文(1)
-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校园赔偿案件处理的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3)法学理论论文(1)
- 国企改制中法律问题初探(2)法学理论论文(1)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2
- 《草原》教案3
- 《草原》教案1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3
- 《匆匆》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月光曲》教学体会
- 《给予是快乐的》
-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听课笔记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
- 《新型玻璃》 课例片段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