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出示课题:
蒙娜丽莎之约
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将收集的资料交流,利于课文学习,对名画有初步认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交流: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滑板
- 我的梦
- 友谊
- 有趣的辩论会
- 有趣的实验
- 发生在医院里的一件事
- 100元钱
- 小松鼠
- 快乐的一天
- 感恩的心
- 苹果树
- 飞吧,希腊人
- 假如我是一条鱼
- 童年趣事
- 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 生产车间月份工作总结
- 2009年审计局工作计划
- 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县党委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
- 公司管理月份工作总结
- 三下乡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 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2009年党委秘书工作总结
- 西河中学学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 红盾护农工作总结
- 西河中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 初二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
- 历史教研组计划(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
-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探析
- 企业内源性融资问题探析(1)
- 负债融资、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 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
- 中小企业贷款全攻略
- 分析筹资流量 提高筹资效益
- 金蝶软件科技公司的融资之路
- 论负债资金结构
- 企业如何选择银行结算方式
- 安然事件,引发对表外融资行为的思考(1)
- 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 如何有效地为公司进行融资
- 企业筹资的风险防范
- 试分析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 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与创新”教案
- 《雨点儿》教学设计3
- 《雨点儿》教学设计17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雨点儿》教学设计1
- 《雨点儿》教学设计18
- 《雨点儿》教学设计2
- 《雨点儿》教学设计10
- 《雨点儿》教学设计4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雨点儿》教学设计13
- 《雨点儿》教学设计16
- 《雨点儿》教学设计11
- 《雨点儿》教学设计14
- 《雨点儿》教学设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