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4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四、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然后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五、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
3、表演朗诵。
六、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
七、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长大了
- 写卡通明星
- 我家的星期天
- 小青蛙找新家
- 小青蛙找家
- 雨中的邮递员
- 小青蛙找新家
- 我的秘密
- 书包的自述
- 神秘的小伙伴
- 让我高兴的一件事
- 特别的母爱
- 小毛驴进城
- 城里孩子
- 特别的母爱
- 建立防范机制 减少税收流失
- 谈建筑风水解说
- 关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探析
- 企业投资业务的所得税的处理
- 简谈许真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对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几点简要的思考
- 我国税收优先权制度的前瞻
- 税收管理中的公平的试论
- 关于共青团组织设置、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社会化的思考
-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若干思考
- 地方税收与西部大开发
- 合并会计报表中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的浅谈
- 谈以“平民偶像”阿甘——论美国人的个人价值观
- 探索中国的非对称分税制模式
- 简述人之关系的现实性和多元性
- 爱吃毒药的蜂
- 纽扣
- 可爱的小精灵──蜜蜂
- 蜜蜂的管家本领
- 蜜蜂的活动
- 蜜蜂是怎样学习飞行的
- 石榴
- 聪明的小皇帝
- 蜜蜂和蝴蝶
- 蜜蜂的赞美
- 蜜蜂
- 蜜蜂过冬的奥秘
- 《蜜蜂引路》学习要点
- 蜜蜂识途奥秘
- 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