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7
《詹天佑》教学设计5
【教师思考】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十一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设计特色】
抓住“主线”,分组探究,创造实验,朗读感悟。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2、准备好多种做开凿隧道实验材料。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
课文是以什么来命题的?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根据经验你猜想一下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渗透命题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指读课文,结合正音,检查字词情况。交流自学情况,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讲给同位听。
3、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沟通课内外联系,丰富知识积累,帮助理解人物及课文内容。
三、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1、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
2、讨论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纲挈领,摒弃繁琐分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四、突出主线,引发探究
1、通过学习,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自由交流,简要陈述。
根据课文内容,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五、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1、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
⑴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⑵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⑶可按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自行设计问题。例:
①在()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②找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表现,仔细体会。
③把“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两部分用画图或实验的方法来说明。
对学生分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议,是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提出备选的思考题目,可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六、汇报交流,深悟感情
1、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在此环节中,不硬性规定内容,学生畅所欲言。如:“詹天佑是个杰出的人”,“詹天佑是个爱国的人”“詹天佑是个一丝不苟的人”……都可以。只要学生够结合文中的事例,词句,进行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长短不限。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汇报表达,进行适时的点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感情升华,促进积累。
七、创意表达,拓展思维
教师激情引发: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无愧是中华人民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全中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个响亮的耳光。
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2、想像一下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一位魔法师
- 我们班的节目
- 家乡的农民画
- 春游
- 晨跑
- 我的一位好朋友
- 赤水的瀑布
- 李四赔羊
-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 当黑乌鸦真好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我为家园添光彩
- 我想长大
- 逗人的小猫
- 保护青蛙
- 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
- 京津冀地区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探析(1)
-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新
- 浅论被害人陈述的证据效力和被害人陈述制度的完善(1)论文
- 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若干实务问题探讨(1)论文
- 海峡两岸善意取得制度之比较(1)论文
-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要素
-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 刑事司法应和民意保持距离(1)论文
- 解析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问题(1)
- 论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
-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我国司法变更权的立法与反思(1)论文
- 大学生“高消费”现状及营销对策(1)
- 中小食品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1)
- 《白鹅》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搭石》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之一
- 《长城》教学设计
- 《蜜蜂》教学设计
- 《卡罗纳》教学设计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