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雨点儿》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12课,它是一篇科学童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让学生感悟到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雨,孩子们大多不喜欢,因为它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是无法到户外去活动的烦恼,但相信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对雨的喜爱会多一层。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写“方、半、巴”。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感情地读好对话。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解释词语:飘落、雨点、云彩。
【教学理念】
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雨水对植物的生长有帮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雨点图、羽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不同的雨声。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2、课件展示不同的雨景,让学生“耳闻目睹”雨声和雨景。
3、揭示课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雨点儿》
4、指导学生读一读课题,强调儿化音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会的认的字用笔先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认识他。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
2、组织各小组认读生字,摆生字卡,同桌交流:(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刚才都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识记游戏,教师适时给予奖励。)
3、互相读读课文,加强记忆。
学生自读课文后相互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
1、这篇课文有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在课文上标上序号;
2、第一自然段
⑴ 读第一句:
课文上说的云彩就是我们常看见的天上的云。
问:云有颜色吗?都有什么颜色?
⑵ 老师相机告诉学生:云是由水滴和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当云碰见冷空气的时候就会变成雨点落下来,当天气太冷的时候就会变成雪花,所以我们冬天可以看见下雪。
⑶ 教师简笔画,画一朵云,先画三点水滴。
老师这样画,可以吗?(估计有学生说雨点太少,再请学生上讲台画雨点)
⑷ 你们说这里有多少点雨滴?(数不清的雨点就是很多很多,没有办法数。)
⑸ 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飘落是怎么样的?谁来说说?然后拿出羽毛与粉笔,让学生比较下羽毛与粉笔在落下的时候有什么区别,然后解释飘落是飘飘晃晃地降落下来的意思 。
3、第二~四自然段
⑴ 自然过渡:这里面有大雨点,有小雨点,他们在说些什么?(引读对话)
⑵ 练习朗读对话:分别读小雨点、大雨点的话(注意问的语气)
⑶ 他们在什么地方说话?(解释空中、半空、地面,理解“半空”)
⑷ 学习“半”和“方”。(书空,在作业本上书写)
4、最后一个自然段
⑴ 出示课件:没有花的地方,长出了花;有小花的地方,花长大了,草更绿了。你们看,这是课文哪一句话写的?找出来读一读。
⑵ 指名读,表演读。
4、齐读全文。
四、质疑问难,延伸扩展
师:同学们,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后,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五、巩固练习,亲身实践
1、出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认字时启发学生用上熟字、部件和偏旁。例如“青”加上“氵”就是“清”;“漂”去掉“氵”,加上“风”就是“飘”;“闪”去掉中间的“人”,换上“口”就是“问”;“房”去掉“户”就是“方”)
2、开火车读生字。
(字音重点:“彩”是平舌音;“数”是翘舌音;“清、空、方”是后鼻音)
3、出示课件:游戏识字:小雨点落到哪里?(指名上台做)
wèn bàn fáng diǎn huí fāng dià
半 点 回 方 房 问 电
十、指导写字
学写独体字:方、半、巴
十一、作业
1、 读课后我会读中的三句话。
2、 我们还可以说: 从 。(老师从教室里走出来、小花猫从树上跳下来、老鼠从洞里钻了出来、)
【板书】
雨点儿
大(有花 有草) 小(没花 没草)
让花更红 草更绿 开花 长草
美丽的大自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08年的骄傲
- 自信
- 人要有理想
- 爱
- 岁月与母爱
- 遥想
- 母亲
- 我爱祖国
- 悠悠水乡情
- 爱
- 请求
- 我的心愿
- 冬
- 我的理想
- 纸鹤
- 关于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角度解析我国高校的社会职能演变
- 试论经济视角下的高职教育品牌:价值与策略
-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数学教育模式探究
- 试析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应用
- 浅谈德育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 试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关于“校区共建”平台下大学生社团与社区互动体系构建
-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 试论基于教育Blog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 试深化中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探析生命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实践
- 关于团体动力学与作文合作性学习初探
- 试析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
- 关于新时期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心声》疑难解析
- 《我的叔叔于勒》教后反思
- 《心声》有关资料
- 《心声》课文配读
- 《我的叔叔于勒》听后感
- 又看《苔丝》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践
- 黄蓓佳的女儿
- 《心声》课文题解
- 《心声》中心思想
- “福音书”的效应──我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法
- 女儿“调动”黄蓓佳创作之路
- 《心声》问题探究
- 《心声》词语解释
- 《万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