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1
《雨点儿》教学设计1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在读中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淘气的字宝宝,它们可太贪玩了,连家都找不到了,
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家吗?(出示课件,指名操作并领读)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好了。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吧!咱们来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田间秧苗绿,掉进河里看不见。”这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12课《雨点儿》。(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三、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
⑴ 想知道“雨点儿”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吗?请看动画片(出示课件,播放课文)
⑵ 你记住什么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⑶ 想不想自己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请打开书第105页,注意读准字音哦。
2、学习第一段:
⑴ 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咱们一起数一数好吗?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原来是(课件:出示句子并读一读)。不清”(识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练习用“数不清”说句子)。
⑵ “飘落”什么意思?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呢?是啊,这些东西可轻了,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的。谁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⑶ 让我们看着雨点儿慢慢飘落的可爱样子,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齐读第一节,边读边做动作)。
3、学习第二、三、四节
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2~4自然段。(生自由读文)
⑴ 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什么呀?(课件出示对话)
⑵ 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
⑶ “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是谁问谁,问什么?(让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一起说。
⑷ 指导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啊,我想请小朋友们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
⑸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我来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儿,好吗?(师生合作。)
4、第五自然段:
⑴ 现在我们发现: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分别是怎样的地方(板书:有花有草 没有花没有草)。
⑵ 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谁能读读第五自然段?(指名读第五段)。
⑶ 指导朗读: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示雨后图片)师: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儿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儿,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是什么心情?(指名说)。能把你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⑷ 升华: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点什么呢?
5、再读全文:
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生齐读全文)。
6、学写生字:
⑴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雨点儿非常感谢你们,特意托我带了两件礼物。第一件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小雨沙沙》(播放歌曲)。
⑵ 第二件礼物就是一个好看的字宝宝。(课件出示生字“巴”)我们要记住它的样子。(指导书写)
四、总结全文
师:做雨点儿多好呀!小朋友们,让我们也做一颗颗无私的小雨点儿,让我们的大自然、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12、雨点儿
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
大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优美,讲述了春雨过后大地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渗透水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 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述出一个美丽的画面。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面对的是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儿童,本课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提供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刺激调动和协调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懂得雨水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显然太抽象了,但借助课件,通过多媒体,就可以把小草发芽、果树开花、花更红、草更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使课文融入学生的心灵。 “教科书 + 多媒体”的应用,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兴趣,点燃了情感,达到了效果,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第一次用电脑画画
- 第一次买酱油
- 日全食来了
- 我的家庭
- 奶奶家的菜园
- 快乐的一天
- 星期天发生的一件事
- 千年罕见的日全食
- 我的好朋友
- 日全食
- 我的好朋友
- 夏天的夜晚
- 回忆圣诞节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我爱跑步
- 教育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辩
- 开展教师素质评价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 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
-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 学习方法讲座(一)
- 众人划桨开大船
- 关于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问题的探讨
- 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理性思考与探索
- 聆听花开的声音——浅谈发展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发展的促进
- 传统书院教育的特质及现代意义
- 论现代教师素质及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
- 民办中小学加强自身建设的问题
-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 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 《阿德的梦》教案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教案
- 《丑小鸭》教案
-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 《画家和牧童》教案
- 《玲玲的画》教案
- 《三个儿子》教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 《雷雨》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
- 《我为你骄傲》教案
- 《蜜蜂引路》教案
- 《从现在开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