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6
【教学要求】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1、花生实物、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2、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⑴ (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⑵ 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找、种、生”。
⑶ 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⑷ 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⑴ 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⑵ 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⑶ 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生、里、果”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卡。
2、听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结合插图自由地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2、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1~2自然段写了图1的内容,3~ 5段写了图2的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
⑴ 自读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⑵ 看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鲜艳)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好看。
⑶ 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五星红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
⑷ 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⑸ 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样问鼹鼠的呢?(分角色读好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
点拨:“这是什么花呀?”要突出问话的语气。“花生可好吃啦!”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
4、学习3~5自然段
⑴ 引读3、4段: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结果怎么样?(学生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⑵ 朗读指导:小松鼠没看见花生,心里觉得怎样?(很奇怪,也很失望)谁能用这样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指名再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⑶ 引导置疑: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什么问题?(电脑出示:“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读出疑问语气。)
点拨:这句话是小松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这叫“自言自语”。
⑷ 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
⑸ 思维拓展:通过课前预习,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藕、土豆、山芋、萝卜、地瓜、番薯)(对答得正确的学生奖以花生)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实践活动
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1、讨论:小松鼠后来找到花生没有?它是怎样找到的?(去问鼹鼠、自己上网查资料、请土地公公出来帮忙等等)
2、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和鼹鼠一起吃、自己把花生藏起来留着冬天吃等等)
3、点拨:讲故事不但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4、自由准备后在小组内先讲。
5、指名上台讲给大家听。
6、集体评价(普通话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利、故事内容是否合理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音乐的魅力
- 欲速则不达
- 我和音乐
- 我喜欢音乐
- 西部的歌声
- 千金难求真性情
- 歌中情
- 孔子办学
- 暗香
- 爱上莫文蔚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伴着音乐一起飞翔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第一次爱音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关于好理念通过制度才具现实性
- 北京奥运会交通组织的经验
-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从经济正义到政治正义:休谟与洛克财产权理论之比较
- 地铁车辆辅助逆变电源分析研究
- 地铁环控热负荷的分析
- 智能交通技术本土化问题讨论
- 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业发展的关联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一种简单的环网供电方案的研究
- 试论平衡高师声乐专业学习中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 唐朝羁縻府州制及与南诏政权政治行政关系探析
- 香港西部铁路无碴轨道结构及减振降噪措施
- 津滨轻轨过渡段附加防水层防水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 论“需求层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对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思考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二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积累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作指导
- 《小英雄雨来》范文习作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 《小英雄雨来》整体阅读感知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 《小英雄雨来》写作指导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
- 《夜莺的歌声》范文习作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训练素材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阅读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