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新型玻璃》教学点评
陈晓波老师执教的课文《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一般来说,说明文上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但在她们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整堂课设计新颖,教学环节清晰,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1、围绕教研组的专题,进行教学研究:
教学中,陈老师把教研组的专题《培养学生课堂预习方法的实践研究》作为教学重点,在引出课题之后,出示了预习要求,要求虽然只有短短三条,但十分明确,学生能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自主学习。预习之后,教师的检查反馈也运用了各种方法,如课文的朗读马上进行反馈,而字词的理解则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即边学习课文,边教学字词。
2、注重学生探究精神、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⑴ 教学中,老师指导字词的理解很有方法。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的;然后再说说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各种各样,有联系上下文的,有查字典的,有换词法,有拆字法等。这就是有意识地在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寻找学习方法的途径。而老师在教学中也能随机应变,在学生说到“藕断丝连”的理解时,恰到好处的进行了点拨:文中的“藕”指什么?学生马上明白了,这是指“玻璃”,与此同时也就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⑵ 课文教学中,能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玻璃进行学习,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符合二期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老师还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玻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建议】
1、预习检查中的填空题可以直接在预习要求中出现,让学生有更明确的目标。
2、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读音错误,注意及时纠正。
3、在第二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玻璃学习,找出它的特点和作用”,我觉得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更合适,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四人小组学习时,让学生读读找找,站起来汇报时,学生再要读,这样增加读的次数,为最后的说话训练做好铺垫。
4、最后一个环节“玻璃展销会”,事先可以收集书中讲到的几种玻璃,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运用文本语言进行说话练习。
5、几个环节的标题如“轻松选择 话说玻璃”“玻璃展销会”,让人一看,似乎是在上自然课或者活动课,没有语文课的韵味,建议把标题改了,或者干脆不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被冤枉的滋味不好受
- 她改变了我
- 我不想
- 寒假收获
- 有意义的寒假
- 关爱
- 可爱的蚕宝宝
- 棋子众生相,如人生‘众生相’
- 闹闹
- 有趣的一天
- 长大的感觉
- 难忘的课
- 春节新发现
- 钓鱼的启示
- 快乐的寒假
- 亟待完善的农村后税费时期的社会救济体系
- 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研究
- 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不可持续性研究
- 关于农村党组织依法执政的思考
- 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
-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新课题
- 以服务 “三农”为导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明清江西农村社区中的会──以乐安县流坑村为例
- “三农”问题不宜简化为“一农”问题
- 村民委员会的价值定位初探
- 农业经济发展的四化要求与政府策略
- 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笔谈
- 三农”问题:社会公正与社会排斥
- 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的改革路径
- 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我是什么》课文导读
- 覆水难收
- 西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占全国八成
- 《我是什么》学习小结
- 湖泊是生命的源泉
- 高山流水
- 水危机正在逼近
- 水深火热
- 水滴石穿
- 《我是什么》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温泉为什幺这样蓝
- “水危机”阴影笼罩中国
- 30《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应对水危机──中国城市的跨世纪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