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回声”的启示

“回声”的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6

“回声”的启示

小孩子不知回声之为何物,竟同小山呕气,实无异于与他自己呕气。这当真是好笑。然而母亲所说的话,并非笑他不识回声大,却教他与人为善、利人利己之道,用小小一个题目,扯出大大一个道理,

倒颇可玩味哩。

凡人发出声音去,总需一个受体,声音方可以返回。受体愈大,回声便愈大。这是常识,然这受体的形式,却是多变的。小至于高墙深壑,大便至于社会自然。

先说社会。社会乃是人群所组成。你我固然是人,“他”亦非畜生。俗语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的好恶,常便是他的好恶;我的爱憎,常便是他的爱憎。我与众人,原禀一气所生,互相相磨相荡,相傍相依,并无二致。我作用于众人,众人亦必作用于我,我和善,众人亦和善;我狠恶,众人也必狠恶。这便是社会的“回声”。

“我”只一个“我”,“众人”却有千万个“我”。我一呼,众

人百应,而众人之“百应”之声,自比我这“一呼”要响亮得多。所以善用这“回声”的,宜为“众人”之友,反之为“众人”之敌,便少有善终的。项羽力可拔山,气可盖世,自诩“万人敌”,然而终被一小小渔人,引入大泽,陷而覆亡;刘备无妇人之仁,手段狠辣,然施政宽仁,终于成事。故云所谓“御将之道”,实为御人之道,而“人”之大者,孰大于“天下之人”?众人的回声,可以小觑的么?至于朋友之道,当然亦复如是,相如与廉颇之事,正是明证了。

再谈自然。自然与人不同,自无其所谓好恶、爱憎,然而自然有其“规律”,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人若对之体惜爱护,自然便会反作用于其身;若视之为愚顽,肆加破毁,它倒也不怒,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这便是自然之“回声”。

人与众人,小大殊甚,众人与自然,更是天渊之别,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故无论为小我,为众人,为自然,皆须相融为一,莫分轩轾。子欲取,先须予;子欲得,先须舍;子欲被爱,先须爱人。这与空谷回声,又有何别呢?

小孩子不知回声,那是无知识;你我众人若不知回声,那是没脑筋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公共汽车上
小淘气
保护生鸡蛋
比长短
接着画
我学会了发短信
难忘的元宵节
图形的剪拼
2分钟的考验
弹杏核
人蚜大战
爱之歌
念亲恩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画头像
职校舞蹈课程教育透析
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艺术设计的路径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文艺理论教育的民主化疑问
试析悟妙与审美—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选择与发展
析渡边淳一说创作的美学关照
谈研究性学习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物理知识揭秘医疗中的滴液现象
从现实生活中分析奇妙的物理现象
试论洛阳博物馆的陶瓷
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的隽永之美
如何将幽默融入地理教学
新课改下珠三角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关于高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如何消除物理现象错误经验产生的负迁移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句解析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