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9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的成就都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的诗豪放自然,富有理趣。他做官期间关心人民疾苦,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过激措施,因此屡次被贬。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

【注释】

1、题西林壁:题,书写;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宋元丰七年(1084年),诗人游江西庐山时,把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横看:正面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地看。

3、侧:从侧面看。

4、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看。

5、不识:认不清。

6、只缘:只因为。

7、身:自身。

8、山:指庐山。

【译文】

正面看庐山山岭绵延起伏,

侧面望是巍然耸立的高峰;

再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啊,庐山千姿百态各不同。

为什么庐山真面目难认清?

只因为自己置身在此山中。

【解读】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在庐山中游览停留了十多天,写了一系列诗作,这是其中之一,当时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宋人写诗比较注重在诗歌中阐述哲理,这首诗就是如此,前两句写景:庐山面貌千姿百态,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后两句写诗人由此产生的感悟:为什么无法看清庐山的整体面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处身于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现在“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首小诗揭示的哲理也已经被大家接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
小水滴的歌儿
老鹰捉小鸡
爱心蛋糕
登山随笔
我喜爱的变形金刚
写给云
我真想对乌云说
看杂技
菊花
荔枝树
捉鸡
可爱的小鸡
大眼瞪小眼的游戏
等待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5)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问题(4)法学理论论文(1)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7)法学理论论文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3)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2)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1)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当前影响独立审判的原因与对策(2)法学理论论文(1)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9)法学理论论文
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3)法学理论论文(1)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8)法学理论论文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16)法学理论论文(1)
《北京的春节》同步作文 范文
《北京的春节》 重难点
《桃花心木》 重点字词意思
《藏戏》重点字词梳理
《北京的春节》 教师感想
《北京的春节》 字词梳理
《桃花心木》同步作文范文
《桃花心木》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桃花心木》同步作文 相关素材
《桃花心木》 重点字词梳理
《北京的春节》 字意梳理
《北京的春节》 作家作品及背景
《中彩那天》 美文欣赏二
《北京的春节》 考点衔接
《桃花心木》小升初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