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翻新时间:2023-06-29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的成就都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的诗豪放自然,富有理趣。他做官期间关心人民疾苦,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过激措施,因此屡次被贬。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
【注释】
1、题西林壁:题,书写;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宋元丰七年(1084年),诗人游江西庐山时,把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横看:正面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地看。
3、侧:从侧面看。
4、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看。
5、不识:认不清。
6、只缘:只因为。
7、身:自身。
8、山:指庐山。
【译文】
正面看庐山山岭绵延起伏,
侧面望是巍然耸立的高峰;
再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啊,庐山千姿百态各不同。
为什么庐山真面目难认清?
只因为自己置身在此山中。
【解读】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在庐山中游览停留了十多天,写了一系列诗作,这是其中之一,当时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宋人写诗比较注重在诗歌中阐述哲理,这首诗就是如此,前两句写景:庐山面貌千姿百态,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后两句写诗人由此产生的感悟:为什么无法看清庐山的整体面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处身于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现在“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首小诗揭示的哲理也已经被大家接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学英语遇到的困难
- 干干净净迎新年
- 楼可霖帮助了我
- 我的童年
- 叠衣服比赛
- 考试之后
- 又惹火了“老妈”
- 古筝考级
- 哇噻!真有趣
- 身边的数学
- 爸爸的期望
- 我的拿手好菜--咸菜炒鸡蛋
- 热门话题
- 军训
- 我的小宝贝——洋娃娃
- 进口液化石油气气化器的使用及检修
- 燃气管网腐蚀与PE管技术的应用
- 香港政府对推广液化石油气出租车的资助
- 地下储罐池沉降与内外管道连接
- 北京市天然气置换工作情况介绍
- 依靠技术手段 安全更换阀门
- 城镇超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设计中几个重点问题的研究
- 液化气供应现状于扩大应用的探讨
- 城市燃气调峰与储存问题的分析
- 关于超高压调压站与建、构筑物水平距离的探讨
- 改善计量手段,大力降低燃气供销差率
- 对液化气混空运行的有关问题探讨
- 中国液化石油气市场:现状和前景
- 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城市煤气输配管网安全运行
- 液化石油气管道建设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 《尊严》探究活动
- 自尊无价──读《尊严》有感
-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尊严》教学随笔
- 《尊严》教后反思
- 读《尊严》有感
- 《尊严》教学反思
- 读《尊严》有感
- 读《尊严》有感
- 《尊严》观后感
- 《尊严》教学杂谈
- 读《尊严》有感
- 基于文本,自然生成──《尊严》教学后记
-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语文──《尊严》一课举例
- 《尊严》读后感
- 《尊严》多音多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