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三个儿子》教学有感
一、充分读,然后问学生,你从哪里看出来水很重?
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理清重点词,在学生的相互补充下,晃荡、走走停停、痛、酸等词语被标示出来了。这样的处理虽然比较简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很必要的,首先,让学生有这样的印象,句子中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词语,其次,在朗读时有一定的指向,后来学生的朗读中,这些词语被读得较为清晰,最为关键的是,这为下一个环节设置情境,让学生谈感受有了词语的准备和积累,学生在无意中有了目标。
二、情境体验
教师请一名女同学,个子比较小,当场拎一桶重达七八千克的水,对同学提了这
样两个要求:
1、观察她拎水时的表现。
2、心里想好一个问题,呆会儿问这位同学:
⑴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她走一走,就停了。
师一指屏幕,(生齐说)走走停停。
生:水都泼出来了。
生:我发现她好累哟。
⑵ 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我想问她累不累?
生:我想问她手痛不痛?
生:我想问她心里的感觉是怎样的?是怎么想的?
生:手麻不麻?
生:我想问她累了,休息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手敲敲背?
教师引导那位女同学一一作答。
3、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根据重点词中前两个可以通过观察得到,而两个表示个人感受的词语,要当事人说出来才能明白。果然,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很快说出了走走停停和晃荡的意思,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非常明了。而以小记者身分的提问,更是做到了充分二字,从“痛不痛”到“麻不麻”,他们的思考步步深入,已不不仅仅是课文的层面上的意思,麻,只有手在极其痛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这点点滴滴的观察与提问,都在说着一件事:水太重了,妈妈已经拎不动了。
4、如果仅是到了这一步,还只是对重点句子的说明,但更为巧妙的还在后头,教师此时设置了一个场景:
如果你就是第三个孩子,为什么要帮妈妈拎那么重的水呢?此刻学生的情绪仍是激动着的,他们说:
生:我看见妈妈拎水很重,所以帮助她。
生:男孩子力气大,女孩子小一些。
(学生都鼓起掌来)
生:因为我是妈妈的好孩子。
这样的情境体验是高效的,因为它不仅仅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一次重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得到了体验,因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是多么的出色。
5、在课即将结束,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看到了三个孩子的表现时,你会说些什么?
生:有些不懂事,帮妈妈做事是好事。
生:不是说第一二个孩子不懂事,第一个孩子翻跟头给妈妈看,是想让妈妈快乐些,而第二个孩子唱歌,是想让妈妈舒服些。
师:妈妈累了,想不想让人帮忙?
生:想。
生:第三个孩子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师: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见一个孩子。
老师的想法是让学生说前两个孩子表现不对,只有第三个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于是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老爷爷的话。但在学生的表现上,我们看到,是和老师的预想是有别的。
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他的话里提到了“好事”,这一方面是可能学生还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还有一种可能,学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里的好事究竟是值得去做的事情,还是我们大人所理解的好人好事呢?如果是前者,那是学生采用了和成人不同的表述,但如果是后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在课上,老师也没有指出,就过去了。如果能追问一句:你所说的是怎样的好事中呢?这样会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这是语文课的根本,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的表达。
引起我更多思考的是第二个学生的回答。首先,这不是课堂上老师所需要的答案,或是说,老师根本没有想到学生的思考会是这样的,这从后来老师的继续引导可以看出来。但这样的答案的出现,至少是表达了学生的一种思考,是啊,妈妈累了,但孩子以这样的方式──翻跟头、唱歌来帮助母亲解乏,妈妈心里会舒坦了许多,可能也轻了不少,这从课后妈妈老师的交流中也可以看出。但问题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场景不容许这样的表现:水那么重,妈妈那么累,这时,最应做的,就是直接的帮忙呀!语文课本身就是一种学生抒发性灵的舞台,如何提供更多的舞台让学生去表现,是教学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更何况,当学生有了不同的生成,且是极有价值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宏扬,是激励,
我们的教学设计,就是在这样的精心雕琢下,才有了生命力,才有了为学生所热爱的课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无限
- 我看克隆
- 盛开在人们心中的莲
- 扇子的文化
- 麦当劳与永和豆浆
- 莲莲,知为谁生
- 我要克隆塞尚
- 我看克隆
-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江南可采莲
- 我看克隆
- 他们为什么能在智力竞赛中获奖
- 我家乡的冬天
-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 健康的空间规划
- 高档住宅区景观设计和施工探讨
-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 景观水的生态处理技术
-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 城市景观规划
- 行道绿化设计
- 观赏草坪的早春管理
-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 白杨礼赞—塞那维拉居住区环境设计
-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 冷季型草坪的养护管理
- 《七颗钻石》美文欣赏 跳水
- 《七颗钻石》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 《七颗钻石》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七颗钻石》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七颗钻石》重点字词梳理
- 《七颗钻石》同步作文 红鞋
- 《七颗钻石》趣闻故事
- 《可贵的沉默》 趣闻故事
- 《七颗钻石》重难点分析
-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 《七颗钻石》重点问题探究
- 《七颗钻石》课后习题答案
- 《七颗钻石》优秀笔记展示
- 《七颗钻石》老师语录
- 《七颗钻石》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