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0
换一种问法──《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后记
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在课堂上,学生读了课文后,我问:“课文中描写的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希望学生能讲到类似这样的答案:“我觉得这所学校很美丽。”“我觉得这所学校里的同学很快乐。” ……但现实和愿望总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可不一定会产生美感哦。
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感觉那所学校有点古老。”她说得虽然有点偏,但还不算糟。接下来,一个男孩子站起来回答:“我觉得那个学校很差的。”我一愣,再请一个学生,他说的话让我一惊:“老师,那个学校很穷。”……不行,这样任由他们说下去,我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转,越转越远,还能回到课文的意境中去吗?
我略一思索,换了一种问法:“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你们一定能发现这所民族小学是很吸引人的,看看这所民族小学好在哪儿呢?”──这下,学生们的思路没有像脱缰的野马了,他们说出了这样的感受:“民族小学的学生的服装很鲜艳。”“那里有很多美丽的植物,有绒球花和太阳花,还有凤尾竹。”“那么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学习,他们上课很专心。”……
不同的问法,不同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教师需要认真思考。这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关系到教学过程是否通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课堂是可以预设的,同时,课堂也是生成的灵动的多变的。许多时候,老师做不到先知先觉,学生也不可能亦步亦趋,时时处于被掌控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问得精问得巧,即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广度,又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度。如果抛出问题后,学生打起了“擦边球”,甚至是“出界球”,教师得随机应变,灵活变通。因为在这时候,“以不变应万变”之术是无效的。不妨换一种问法,想办法引导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状态,去感受去体验课堂学习的充实与快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 秋天的家乡
- 我的发现
- 开平碉楼导游词
- 畅游魔仙堡
- 我家的淘气猫
- 我家的猫
- 苏州园林导游词
-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 “都江堰建”导游词
- 童话世界九寨沟
- 丽江古城导游词
-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游览长城导游词
- 案件追踪
-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 《看电视》老师语录
-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看电视》作者简介
- 《春天的故事》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