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3
听《金色的草地》的心得
听《金色的草地》的心得 内蒙古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 张红娥 本学期,我与新教师李诣结为师徒互助对子,指导她上课,实在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上还处于雾里看花的朦胧摸索状态,只能说是一起探索了。她执教第二课《金色的草地》,重在感受兄弟俩的快乐和草地的迷人,可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她一遍遍地让学生读课文。首先她让学生接读课文,学生就出现了漏字、读断句子的现象。其次,初读完课文之后,她问:“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呀,请你默默读课文。”可孩子不能做到静心读书,有的孩子左顾右盼、有的孩子读一会书就抬头看看老师、有的孩子眼睛盯着课本,半天没有动一下,但是桌子底下的双腿却在不断摇晃……
评课时,我指出应注重读的指导和要求,注重学生读的习惯培养,读一遍应又一遍的作用,陈欣老师说:“只要读了就有收获!”是呀,自从与语文教学结缘,不管是昔日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清晰地写着这样一条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备课的时候一直在反复抄写这一教学目标,说课的时候也一再地强调:“在执教的时候,我努力做到以读代讲。”语文的学习为什么要总是强调“读”呢?
支玉恒老师说过:“只要去读,所有的语文训练都在其中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渐渐地领悟到,学生拿到一篇文章,读正确、读流利了,说明里面的字都认识了;能够读准断句,说明能够基本领悟文章的内容了;能够读出情感了,说明就能够领悟到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能够和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情感的练习中,识字、理解词语、理解句子和段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情感熏陶、美的熏陶、写作的方法等等一切都将得到训练。“以读代讲”、“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原先我知其然,能够遵循去在课堂上落实,现在我知其所以然了,就要更好地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读、再读、再读……
在引领学生有滋有味地读中,学生读正确了、读流利了,大部分孩子领悟到了文章的情感,也能读出来了。语文的魅力,就是在这有滋有味的读中感受到的;语文的快乐,就是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的过程中体会到的;语文的能力,就是在这一遍遍的读中得到训练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周末
- 运动会
- 优秀生的烦恼
- 这里的风景独好
- 感动
- 我这人真是……
- 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 醒悟
- 童年趣事
- 给虾开膛剖肚
- 发试卷
- 快乐的圣诞晚会
- 成长=快乐 烦恼
- 记一次有趣的家庭活动
- 讨厌蚊子
- 论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比较与改进
- 浅议高师钢琴学习者元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人格塑造探析
- 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护-档案管理论文(1)
- 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构建
- 浅析汉字识别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档案管理论文(1)
- 论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框架
- 中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规范比较
- 浅谈在探索中前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探析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发电企业所属的多经公司如何做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创新服务-档案管理论文(1)
- 受托责任观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评价和控制
- 论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管理论文(1)
- 地之子
- 《在山的那边》典型例析
- 读《在在山的那边》有感
- 《在山的那边》重点难点
-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 《在山的那边》学习步骤
- 《在山的那边》学法导引
-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 读《在山的那边》有感
- 《在山的那边》结构分析
- 目标在远方
- 海中听海
- 《在山的那边》词义辨析
- 《在山的那边》中心思想
- 《在山的那边》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