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法,导入新课
1、小黑板出示:
了解诗人解诗题目明白诗意体悟诗情吟诵诗文。
2、用自己话说说每一步具体做法及要求。
3、今天,我们就按同样的方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板: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了解诗人,解诗题目
1、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了解他吗?
(学生读课外搜集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2、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山东”指山东省吗?
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在重阳节这天,王维思念家乡的兄弟。)
三、理解字词,明白诗意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正确流利。
(“为”这里应读“wéi”。)
2、再读,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并在书上作记号。
3、小黑板出示学生不理解的字词:
异客、逢、倍、遍。
4、动动脑子,你如何理解这些字词?
5、你能从字面上说说诗句意思吗?
6、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四、体悟诗情,吟诵诗文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小小组讨论。
3、交流:
我认为____字用得好,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你能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吗?有没有同学比他读得更好?(注意节奏与感情。)
4、配乐吟诵。
五、课外延伸
1、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能谈谈看法吗?能有感情地吟出这句诗吗?
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你知道它这时的具体含义吗?
3、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六、作业
1、搜集“思念”主题的诗,歌曲等。
2、小练笔:
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侄女历险记
- 我
- 二月桃花
- 小小的我
- 美丽的校园
- “无敌杀手”的自述
- 小台灯
- 我的爷爷
- 我
- 我与福娃
- 篮球
- 学画
- 难忘的一句话
- 这就是我
- 这就是我
- 创办幼儿园申请书
- 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 2012年桃花节邀请书
- 队委申请书
- 脱产学习申请书
- 摄影协会成立申请书
- 增加诉讼请求申请书
- 岗位聘任申请书
- 实习转正申请书
- 贫困补助申请书范文
- 提前实习申请书
- 展示会活动场地申请书
- 公司职工贫困补助申请书
- 缓交诉讼费申请书
- 公司电工转正申请
- 略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_法学理论论文(1)
- 探析举证责任倒置在打架赔偿案件中的适用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社会保障法的经济法本质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票据的丧失与补救_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有组织犯罪的几点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取保候审在实践中的应用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金融法律原则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_法学理论论文(1)
- 虚报注册资本罪几个法律问题探讨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交通肇事逃逸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对驰名商标的侵害和保护_法学理论论文(1)
- 本土语境下的商法:历史与比较的视角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校园伤害事故的若干法律问题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_法学理论论文(1)
- 计算机网络犯罪浅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颐和园》教学设计9
- 《颐和园》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颐和园》教学设计13
- 《颐和园》教学设计7
- 《颐和园》教学设计1
- 《颐和园》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颐和园》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颐和园》教学设计6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三课时
- 《颐和园》教学设计2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二课时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5
- 《颐和园》教学设计8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