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9
风筝诗拾趣
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曾写下了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风筝成为娱乐用品,当在唐代之后。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南宋大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诗不但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而且让人想见放鸢子的孩子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欢乐。
明代时,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就很普遍。明代诗人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了《风鸢图诗》25首,如“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
清代的风筝制作和放飞更为盛行,人人争相娱乐。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曾这样描绘儿童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富于生活气息的画面。孔尚任也有一首诗描写儿童放风筝:“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描写儿童风筝飞不上天,急得怒骂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和老翁。
清代一位诗人的《北京竹枝词》写道:“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梯巧,一行飞上青云端。”扬州郑板桥《怀潍县》吟诗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回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像蝴蝶斗春归。”北方万人观赏,南方风筝如雪,南北相映,蔚为壮观。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浅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首诗把风筝的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并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断线风筝为谜底更有情趣:“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在清代,还有两位女诗人写断线风筝的诗,构思精巧,绘声绘色,各呈妙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是信笔》诗云:“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另一位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诗曰:“春寒料峭乍晴时,晓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体检
- 吹泡泡
- 好吃的西红柿
- 我们都是“家用电器”
- 事在人为
- 蜜蜂飞进了教室
- 快乐的校园生活
- 我们快乐的家
- 去秋游的一天
- 我喜欢听广播
- 骄傲的小白兔
- 遗憾
- 我的小金猪
- 学咏春拳
- 画鼻子
- 电气工程师转正申请书
- 弱电工程师年度总结报告
- 现代性与极权主义
- 天然气公司工程技术员述职报告
- 提高电厂关口电能计量精度的有效措施
- 浅谈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
- 水电质检员个人年终总结
- 哈耶克政治哲学的若干矛盾之处
- 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1)
- 长常高速公路长益段上跨天桥设计构思及工程特点(1)
- 电工口决
- 上海轨道交通箭指何方(1)
- 变电所接地网优化与低压配电系统接地
- 新建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早期损坏分析(1)
- 当前公路建设中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之间的行为关系(1)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之三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二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综合资料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一
- 《找骆驼》教学设计2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之二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之一
- 《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
- 《灰雀》教学设计之三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动手做做看》教学案例及评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