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风筝诗拾趣

风筝诗拾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9

风筝诗拾趣

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曾写下了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风筝成为娱乐用品,当在唐代之后。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南宋大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诗不但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而且让人想见放鸢子的孩子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欢乐。

明代时,民间放风筝的活动就很普遍。明代诗人徐渭简直是个风筝迷,他写了《风鸢图诗》25首,如“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

清代的风筝制作和放飞更为盛行,人人争相娱乐。诗人高鼎在《村居》一诗曾这样描绘儿童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时节,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喜放风筝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富于生活气息的画面。孔尚任也有一首诗描写儿童放风筝:“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描写儿童风筝飞不上天,急得怒骂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还有成年人和老翁。

清代一位诗人的《北京竹枝词》写道:“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梯巧,一行飞上青云端。”扬州郑板桥《怀潍县》吟诗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回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像蝴蝶斗春归。”北方万人观赏,南方风筝如雪,南北相映,蔚为壮观。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浅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首诗把风筝的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并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断线风筝为谜底更有情趣:“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在清代,还有两位女诗人写断线风筝的诗,构思精巧,绘声绘色,各呈妙趣。女诗人陈长生的《春是信笔》诗云:“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另一位女诗人骆绮兰的《春闺》诗曰:“春寒料峭乍晴时,晓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改革开放三十年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一次与科技的约会
爸爸,我爱你
我的朋友
中秋赏月
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狡猾”的老师
天使的手臂
换装
我发现了蚂蚁的团结
假如我们有一双翅膀
龙虎山之旅
我爱春天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精品)
二(2)2003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钟村镇育英小学2005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领导组工作计划
五(2)2003年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2009年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2005-2006学年度下期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奥林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党员个人工作总结
五(2)2003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三(4)2003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旅游区思想宣传工作总结
五(3)2004学年第一学期班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五(2)2004学年第一学期班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三(4)2004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浅谈行政法的城市规划(1)论文
谈行政法中确立诚信原则的必要性及路径探讨(1)论文
压力管道安装中几个关键问题
谈水资源资产与现代水利
浅谈行政法视野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1)论文
分析对涪陵龙潭水利工程的熟悉和评价
关于认真对待利益-利益的行政法意义(1)论文
浅谈“一国两制”与区际行政法(1)论文
大尺寸条石干砌施工工艺的探索与运用
关于行政的发展与行政法的转型(1)论文
谈美国行政法的演化及其对我国行政法完善之启示(1)论文
谈自动排水装置在煤矿排水中的应用
论经济法、行政法中的国家主体(1)论文
汽车营销中的定位策略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五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七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八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的应用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四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九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六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五
《只有一个地球》听课反思八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