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贾平凹自析文学人生
贾平凹曾在他的《四十岁说》中写到,“我是一个山地人……那一种时时露出的村相,逼我无限悲凉”。然而日前贾平凹在西安接受济南时报记者苏葵采访时,他却是身上手机、呼机现代化通讯设备一应俱全。
“刚从医院打完吊针,最近身体不好,在住院。”贾平凹操着浓郁的秦腔说了他的近况,算是打招呼了。“俄(我)的话听得懂吧?”他笑着问,笑容里有掩不住的憨厚和悲凉。
然而谈及创作,他的神情立时多了些自信:“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当前社会的变革不可能不引起我的思考,不可能不影响我的创作。”传呼响了,他很熟练地看也不看地按了一下腰间的呼机。“我来自农村,虽然我只在农村生活到十多岁,但我一直觉着我是个农村人,我了解农村。现在农村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有些变化让我困惑。现在的农村我总觉得越来越难写了。”
“可是您也写了不少城市里的东西。比如《废都》。”老贾显得有些无可奈何地笑了笑──不知是对《废都》还是对城市题材的创作。“我听到过有人说我写城市写得不如农村,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怎么理解城市这个概念的问题。像上海、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是城市,西安这样的西北地区的大县城一样的城市也是城市。城市里还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其中有不少是从农村移民来的,他们可能有城市户口也可能没有,但他们的的确确带着农民的习惯在城市里生活着。而对于我来说,我最了解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城市人’,我所熟悉的就是西安这样的城市。”
“有人更喜欢我的散文、随笔,那是读者的口味和偏爱不同。再就是写散文大多是遇上心情不好有感而发,写得比较真情比较率性吧。”
“我这人业余爱好多得很,就是不爱开会……书法其实也是我的业余爱好,开始时也是玩。”说到这儿,我注意到他的笑里有一丝狡黠──一种类似得意的顽皮,“我的书法卖的钱比小说还多哩……”老贾的传呼机又响了,他看看表,说太晚了,得回医院了。
上下左右地打量一番老贾,觉得他很多作品中都有他自己的影子,让人觉得贾平凹这个人像他的小说一样,很耐读,很有意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知了唱歌
- 小白兔
- 乌龟
- 别伤害小生命
- 两条小鱼
- 一只小猫
- 我的梦想
- 树
- 水壶
- 大公鸡
- 小乌龟
- 水仙花开了
- 梦
- 香蕉
- 寄居蟹(三)
- 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
- 消除体制障碍,让农民“后”富起来
- 近期安排与长远谋划
-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 乡村债务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 论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四化”原则
-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
- 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与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 加紧建立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 论中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贫困
- 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
- 农村居民点整理挂钩中的权属调整问题探讨
- 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及其启示
- 为什么土地承包制会有效率——一种可能的解释
- 农村税费改革的相关改革
- 水仙
- 万寿菊
- 睡莲
- 梅花君子
- 牵牛花
- 昙花
- 韭菜花的故事
- 胭脂花
- 康乃馨
- 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 鲜花丛中防毒
- 开启童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听,秋的声音》教后感
- 香水百合
- 君子兰早春见光花儿开
- 鼓励创造奇迹──《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