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一课讲的是作者儿童时代和小伙伴一起放风筝的事情,文中写了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也写了因风筝丢失焦急失望的心情,而最后又燃起一丝希望。课文充分展现了儿童时代的天真、快乐,也展现了儿童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中我主要应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在学生说课文叙述顺序时,我没有一味要求学生对课文做高度概括,也没有要求语言必须精练,而是充分重视学生的表达欲望,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话、凭自己读后的印象将课文的内容按叙述顺序讲述下来,当然,也鼓励概括能力强的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叙述顺序理清以后,再紧扣“快乐”来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那么,也就是围绕“孩子们做风筝的时候快乐吗?放风筝时快乐吗?找风筝时快乐吗?”,在“是否快乐”这样的宏观问题的调控下来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体会中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孩子们为什么在风筝上只写了名字而没有写地址”这个问题产生了争论,有的说,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人家少,彼此都认识,万一风筝丢了,很快就会被送回来。可是,也有孩子说万一别人不认识你,或者风筝飘啊飘飘到城市里去了,城市人多肯定不认识他们,那风筝不是就送不回来了吗?还有的说,孩子们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风筝或捡到自己的风筝后就可以和自己做朋友。总之,学生对这问题是争论不休,可是,我为了不让太多的争论延误我们后面的学习,于是让学生暂停争论,让他们课外去做实验,看看风筝究竟要多长时间才会被风吹断,或者自己掉下来。其实,现在想来,我认为自己的建议是愚蠢的,因为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不同的人去放风筝,那么风筝在空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么,当孩子对此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这样去引导学生呢:作者和他的伙伴将名字写在风筝上,并给风筝取名“幸福鸟”,那么,如果丢了,如果也不能被送回来,那么风筝被别人拿走了真的就是一种损失吗?是一种痛苦吗?这样一引导,我想学生就能想到即使风筝丢了,被别人捡走了,那么自己的祝福就送给了别人,也把幸福的感受送给了别人,自己的风筝能给别人带去快乐和幸福,这不是很好吗?
课虽然上完了,可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我想,遗憾永远都会存在,但绝对不会是同样的遗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广东的妈妈冠军喝彩
-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 给刘翔叔叔的一封信
- 看大师赛真好!
- 福娃五兄弟
- 奥运火炬的传递感动了我
- 刘翔,我们为你加油!
- 中国加油,奥运加油!
- 中国女足与加拿大队握手言和
- 快乐奥运
- 学校运动会
- 中国女排好样的
- 多姿多彩的文艺表演
- 期盼奥运
- 令人失望的中国男足
- 电子商务时代财务管理的新趋势——网络财务
- 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
-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 要防止企业利用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调节成本和利润
- 跨区分销企业的费用预算与控制
- 探讨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理论分析
- 对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 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1)
- WTO与公司高层主管人员财务观念更新
- 谈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 中国加入WTO对财务的影响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是长久之计?
- 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
- 浅议铁路转制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4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3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3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3
-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2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4
- 《用心灵去倾听》词句解析
- 《用心灵去倾听》课文简说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5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