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陶罐和铁罐》教学随笔
翻新时间:2023-08-04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陶罐和铁罐》教学随笔
崔峦老师讲过:“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产生。”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
我在教学中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去,教师的语言和引导的话语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什么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路子。
例如,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我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我作为记者采访学生。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会把学生引入了当时的情境,在情感上才会引起共鸣。
因此,在《陶罐和铁罐》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对课文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我还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学生能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
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上一种的感受,
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而且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淡化内的分析理解,强调独特的体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尴尬
- 人蚁大战
- 真麻烦
- “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 第一次钓鱼
- 今天我剃头
- 游泳
- 包饺子
- 有趣的漂流
- 精彩的飞行表演
- 班级活动—跳大绳
- 愚人节
- 第一次扫地
- 小胖减肥记
- 校运会
- 关于助学贷款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
- 简述推拿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 谈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浅谈学校基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
- 关于阅读模式给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浅析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山寨文化”
- 关于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其现实价值论析
- 解读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 关于宋元时期广告的文化特征
- 关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龙”文化
-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实施措施
- 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
- 浅谈职业资格认证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重要性
-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索
- 《丝绸之路》互动探究
- 张骞与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疑点解析
- 《丝绸之路》相关链接
- 《丝绸之路》多音字组词
- 《草原》教学实录及评析
-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
- 《丝绸之路》近义词联系对比
- 《丝绸之路》读后感──“让书香美丽心灵”读书笔记
- 《丝绸之路》课文解读
- 《丝绸之路》好词好句好段
- 《丝绸之路》反义词对比记忆
- 学美文,做“美人”──教学《草原》一得
- 《丝绸之路》课文题解
- 《丝绸之路》词语释义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