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让语文课堂充满和煦的人文之光──《掌声》一课教学感悟

让语文课堂充满和煦的人文之光──《掌声》一课教学感悟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前不久,我校三年级开展了 “家长开放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掌声》这一课。至今想起来,仍感回味无穷,感触颇深。

一、以情激情,唤起情感体验

刘勰曾经说过,文章都是“情文”。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要想亲心体验,首先必须“入乎其内”,进入到课文所能描述的情境中去。《掌声》一课中英子的所处的环境是孩子们所不熟悉的。在课前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为了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你们今天高兴吗?”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异口同声地说:“高兴!”“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告诉老师因为爸爸妈妈能亲历课堂,和自己一块学习而感到非常高兴。我顺势发问:“你们猜,老师此时此刻,心情怎样呢?”学生们都认为老师很紧张,怕自己上不好。我点点头说:“真被你们猜中了,看见这么多家长来到咱们的课堂上,万老师确实很紧张,大家给我点掌声,好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掌声,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你不要紧张,我们会大胆发言的!”“你别怕,我们一定会很好地表现的!”“我们保证让您满意!”

这样轻松、愉快的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了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以情激情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便在课文中引导学生移情,走进作者的心灵,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

二、读中感悟,与文本成功对话

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世沧桑,它是人的思想、志趣、情感等的有形折射,它是多彩亮丽的生活世界的无声写照。《掌声》就是一篇蕴含着丰富情感和人文因素的课文。如何引领学生,透过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呢?朗读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悟法,在学习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响起的经过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通过这掌声向英子表达些什么呢?”“掌声中充满了鼓励、称赞、夸奖,英子感受到了吗?此时此刻,英子会说些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成为课文空白处的补充者,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体验,入情入境地去读,去说,使静止的文字重新变得鲜活,将课文描绘的情感世界迅速地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相联,始终把学习语言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立足文本,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1、拓展文本空间,深挖人文内涵:

王崧舟老师说:“有了人,才有‘文’;为了人,才有‘文’。因此语文是人的教育。”《掌声》一课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因素。如何更好地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升华课文的主题呢?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是掌声让英子由自卑变成了自信,是掌声带给了她截然不同的变化,这掌声就是爱的同义语。同学们把自己的爱融入在掌声里,通过掌声来表达对残疾同学的关爱。爱还有哪些具体表现呢?”学生通过单元导读中的句子,知道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等等……“我们还可以怎样表达爱?”孩子们结合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实际,谈到爱是给孤儿院的小朋友献出爱心,爱是看到小朋友跌倒后把他扶起来,爱是给爷爷奶奶揉肩捶背……在孩子们的叙述中,我仿佛看到爱在每个孩子的心灵中流淌,在孩子们的交流中一次次撞击,激荡起一圈圈涟漪。

2、扩展课外阅读,积淀文化底蕴:

语文课要承担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责任,要有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文化。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多方面的营养,从多角度考虑这种文化的构成,其中课外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留给学生阅读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大量地感知语言材料,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遇到比较好的文章就利用语文课的时间引领学生阅读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在上《掌声》这一课前,我给学生推荐了《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名叫《让生命化蛹成蝶》,说的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总理让。克雷蒂安从小脸部就有严重缺陷,但他不气馁,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成功,因为他坚信“每一只蝴蝶只有咬破束缚自己的茧才能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于是,在课堂上,当我讲到“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迈出了这一瘸一拐、与众不同的步子,这是多么可贵的一次迈步呀!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时,很多孩子纷纷举手,告诉我:“其实,这就是英子生命中的一个茧,她迈出了这一步,就是冲破了生命之茧,她就有可能化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说得多好啊!学生们的发言确实让我感动。我从未想到,自己不经意间教给学生的知识,竟然与今天课堂教学自然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别人给予的支持、鼓励、称赞以外,自身也要敢于奋斗,才能让生命化蛹为蝶。难怪有人说,语文是睿智的。我们不能就教材教教材,作为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多元收纳,不断积累,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开辟真正属于孩子成长发展的精神家园。在一次次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渐渐地厚重起来,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都得到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资料交流,让生命更精彩:

在这堂课进入尾声的时候,全体学生朗读了英子的来信。英子在来信中说到,是勇气使她微笑着面对生活。我用充满激情的语气说:“生命因勇气而精彩,生命因勇气而灿烂。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课外,你了解到哪些残疾人的事迹,咱们来交流交流。”学生们拿出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从他们的汇报中,我们了解了中国残联基金会主席邓朴方、体操运动员桑兰、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教授等等。这些都是灿烂的生命,是勇气和自信使他们战胜了自我,自信、自强,向命运挑战,成为了生活的强者。学生们通过信息的交流,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充实了学生精神世界。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精神垫底,当有这么一段感动可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为他们的精神注入新的元素时,我们语文教学的春天就来了。”

四、随文练笔,链接生活,陶冶情操

课后,学生对英子的故事仍念念不忘。为此,我安排了这样一个话题让学生练笔:“你接受过别人的掌声吗?又给予过别人掌声吗?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有了这一课的学习基础,孩子们表达、倾吐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掌声所包含着的含义也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孩子在文中写道:“掌声真好,能给别人送去温暖,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还有的写道:“是掌声给了我自信,我希望每天都能获得这样的掌声。”这样的随文练笔,有效地链接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情动而辞发。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情融于笔端,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充实我们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习得语言,陶冶高尚的情操。

江苏名师陈健光说:“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掌声》一课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的范例,文、情、道三箭齐发,知文、动情、明道三维的渗透,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和煦的人文之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1)
妈妈我想对你说
校园的一个角落
老师,我想对您说
小树,我想对你说
美丽的校园
妈妈,我想对你说
春天的校园
我眼中的校园
我爱你
校园的春天
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说说我的心里话
校园的石子路
中学生旷课检讨书
学生关于学习生活的检讨书
上课迟到检讨书500字
旷课私自离校检讨书
作弊检讨书范文
期末考试没考好检讨书
大学旷课检讨书1000字
工作失误违规的检讨书
写给长辈的检讨书
学生会开会迟到检讨书
上课早退检讨书范文
在学校抽烟的检讨书
上课说话打架检讨书
老公对老婆的检讨书范例
公司采购事故检讨书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支票的托收手续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荷叶圆圆》重点句品读
《荷叶圆圆》第一讲义
《荷叶圆圆》老师语录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提高篇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小树苗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春天的公园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
《荷叶圆圆》教学重难点
《荷叶圆圆》第二讲义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的故事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意思以及造句
《荷叶圆圆》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巩固篇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