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人类的“母亲”
树木长高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吸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子。在这个过程中,树木要消灭竞争者,逼迫其它微小的植物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同时,树木也会招引一些“饕餮者”。在这些“饕餮者”中,有的吸取树液,有的吃树叶,有的则与树木形成微妙的联盟关系、伙伴关系或共生关系……昆虫们采集花蜜,传播花粉。地下的真菌(如牛肝菌和块菰)与树木交换一些宝贵的物质。数量多得不可思议的有花植物(如兰花和凤梨科植物)和动物(爬行动物、鸟类、豹和猴子等)选择树叶作为自己“廉价住宅”。在亚马孙河领域,一棵树上可能有1000种昆虫。这充分说明,人类砍伐树木,就是在毁灭生物多样性。
成长就是为了征服,这就是赌注。但对于树木来说,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树木必须产生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得足够坚固、不易变形以使树木保持挺拔“体态”,形成不可摧毁或几乎不可摧毁的树干。这种物质叫“木质素”,分泌木质素的组织是木质部。
树木出现于古生代泥盆纪,距今大约已有3.6亿年。同一时期,鱼类离开水来到陆地,变成两栖动物。从海洋中诞生的绿藻已有了苔藓和木贼之分,人们从中看出了植物的首次“巨人化”倾向,如出现了10米高的石松和30米高的芦木。蕨类植物从苔藓中脱颖而出,出现了新的庞然大物──乔木状蕨,其中某些种蕨类植物至今仍屹立在热带地区。
在接下来的石炭纪,种蕨诞生,银杏树是其幸存至今的代表植物。随后出现了裸子植物,其主要代表植物是松柏目植物:南洋杉、松树、冷杉、雪松、落叶松、刺柏和巨杉等。
最后,在白垩纪,距今大约1亿年前最后的恐龙统治时期,被子植物开始多样化。其中第一种开出鲜艳花朵的植物是木兰,随后出现了月桂树、悬铃木、山毛榉、橡树、蔷薇科植物(苹果树、梨树……)、无花果树、猴面包树、吉贝和乌木树等,一直到现在大片大片的竹子和棕树。
将近300万年前,人类诞生于非洲热带地区,当时大片稠密的热带森林开始减少。因此可以说,我们是树木的孩子,我们生存在地球上是因为树木希望这样。我们源于树木的宽容大度,或者说源于树叶的神秘莫测的微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鲁镇之游
- 我和妈妈
- 家乡的冬天
- 有感于《假文盲》
- 寄托希望
- 爸爸生气了
- 大龙虾
- 停电也快乐
- 看蚂蚁的启示
- 下雨真倒霉
- 乖女儿
- 保护水资源
- 小表妹的二三件事
- 春天地脚步
- 停电也快乐
- 煤矿防治水面临的新问题及优化措施
- 气相色谱法应用于焦炉煤气的分析
- 探析冷轧厂酸洗工艺阶段的常见故障及优化
- 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解析
- 地质矿山勘测问题研究
- alkane类添加剂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天然气储气调峰与安全应急的有机结合
- 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和解决措施
- 急倾斜煤层回采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技术探究
- 对改扩建矿井首采区巷道布置优化设计的分析
- Hadoop Yarn标签调度的应用
- 地方军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 循环水泵超功率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 试析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的关系
- 煤矿井下开采中的采面顶板管理分析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简说
- 《一面》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
- 《一面》教学设计2
- 《一面》教学设计1
- 《一面》中心思想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外阅读
- 《一面》一课一练
- 六年级上册《一面》课文内容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心思想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有的人》教学设计3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难句讲解
- 六年级上册《有的人》课文内容
- 《有的人》一课一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