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9
有效引领,在这里体现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点拨、引领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放任自流,缺乏导向;回避矛盾,不敢点拨;操作失误,不善点拨。
而在教龄才三年单老师的《画杨桃》上,我却看到了适时、适当、适度的有效引领,令已有十年教龄的我佩服不已。单老师能从文本的整体性出发,形成一个阅读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并一步步引领学生通过“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举动这“三大板块”整合推动实施建构,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
1、适时的引领:
⑴整体感知的引领:
单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引领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的感知,如图画课上的嘲笑声、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老师的教诲……
⑵学习方法的引领:
当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是否可改为: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我的“老老实实”?这样,问题的指向更明确。)”时,单老师引领学生联系上文1~2段的有关句子去发现。将引领巧妙安排在学生思维的“愤悱”之际,学生就联系了上文父亲的叮嘱“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和自己的观察“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进而对“老老实实”和“实事求是”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又如对生生合作读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交流、分享“练笔”的成果等学习方法的引领也非常适时。
⑶主题升华的引领:
引领要在思维的最佳处突破,才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启迪智慧的火花。
单老师就在学生对“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有充分的体验后,适时地将父亲的叮嘱“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改为“我们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这样,“实事求是”这一主题就深深地烙在学生心上,并得到升华。
2、适当的引领:
单老师巧妙抓住要认的字词“叮嘱”“教诲”,让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变个体行为为群体行为,让每个学生都关注并读准这两个词,这样的引领就很适当、有效,也很高明。同时,抓住“诲”的难点笔顺指导书写。特别是在中、高年级教师普遍淡化识字、写字教学之时,单老师能给其留有一席之地,真是难能可贵。(但学生对“诲”的笔顺是否真的没掌握,老师安排范写是否有必要,值得商榷。)
3、适度的引领:
在探究“我”的作画态度时,单老师引领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在课堂上,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划出句子多读几遍,并紧扣“你是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让学生谈体会和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引领学生结合语境,如“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严肃地说”“在我粗心大意、画得想当然的时候,父亲仿佛在跟我语重心长地说”,这一板块的引领语言精当,多三言两语;方法简单,多信手拈来;过程隐含,多含而不露,真是点拨到位又适可而止。
又如学生交流“练笔”时,一生说;“对……对不……起,我……不……不该嘲笑你,你画得非常正确。我真佩服你的勇气,如果是我,我一定不敢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以后我要学习你这种精神。”老师引领“是什么精神?”这样,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疑点探讨〗
1、画面重现:
师:如果我们想当然地去画,也许会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呢?
生:画成自己经常见到的那样
生:画成圆圆的,像个苹果那样。
师:还可能画成什么样?
生:像香蕉那样,一条条的。
师:不管是把它画成苹果,画成香蕉,画成平时最常见的那样,结果都──画走了样。
观点:“画成圆圆的,像个苹果那样”,“像香蕉那样,一条条的”,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还说“画成花瓣”“画成橄榄球”……这难道是想当然而画走了样的杨桃吗?我个人认为,这是随意乱画,而非想当然地画杨桃。但老师没能抓住这一生成点进行点拨、引领,非常可惜。
2、画面回顾:
在探究“同学们”的心理转变,丰富“实事求是”这一板块时,单老师先出示两次对话,让学生发现不同,再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初看没什么问题,但课堂上的效果却不太显著,原因何在?
仔细分析,可能有如下原因:
⑴学生缺少寻找“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的时间,即没能结合文本的语境,而孤零零地说不同点、朗读,虽然老师作了大量的点拨、引领,效果却不理想。
⑵让学生发现两次对话的不同与朗读、感悟明显分离,致使学生朗读的味出不来。
这样其实是把学生从文本中拉出来,去发现两次对话的不同,再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进出出,自然就冲淡了学生的感悟。而两次对话的不同,即矛盾的冲突没有充分展开,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就比较浅显,朗读表达自然就不够到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一声声“宝贝”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之美
- 我从生活那里学到的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善待失意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单身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月夜的沉寂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再进攻一次
- 真挚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想做你的朋友
- 6年中考满分作文:爱的传递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放心吧,有我们在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什么?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成长中经历的财富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童年
- 两兄弟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警示教育制度
- 服装厂车间管理制度
- 工程科岗位职责
- 中国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 中学生一日常规
- 私立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 计划科岗位职责
- 中学生文明礼貌常规
- 团支部组织委员职责
- 物业管理实施细则
- 危险药品管理制度
- 业务员岗位职责范本
- 企划文案工作职责
- 基建处工地代表岗位职责
- 中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造价员应掌握的竣工决算技巧
- 工程签证程序
- 2009造价师考试《理论与法规》复习精华汇总
- 卫生系统防汛工作实施方案
- 造价资料积累方法探讨
-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应用技巧
- 飞来峡水利枢纽水情遥测预报和调度系统
- 关于调整宁夏回族自治区计价定额人工费的通知
- 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
- 胁迫与补偿: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探求
- 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 强烈推荐 预算问题大合集 (经典啊)
- 自己的预算总结
-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利弊
- 《桃花心木》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北京的春节》 字意梳理
- 《北京的春节》 考点衔接
- 《北京的春节》 整体感知
- 《北京的春节》 作家作品及背景
- 《藏戏》重点字词的意思
- 《北京的春节》 趣闻故事
- 《北京的春节》 考点衔接
- 《北京的春节》 字词梳理
- 《北京的春节》 重点探究
-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藏戏》重点字词梳理
- 《北京的春节》 重难点
- 《北京的春节》同步作文 范文
- 《桃花心木》小升初考点练兵1